洪坤星
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深冬的清晨,我穿着一身肥大的部队冬季作训服,背着崭新的绿军被,在全校师生敲锣打鼓的欢送中告别了家乡。作为一名高中毕业、已担任小学代课老师的我,终于圆了绿色从军梦。那身军绿色,从此成为我生命中无法褪去的底色。
武装部门前,“好男儿、当兵去”“保家卫国、铁血男儿”的横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我澎湃的心潮。一向寡言的父亲只叮嘱了一句:“到部队,好好干。”那目光里的殷切期望,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心底。火车呼啸着驶离站台,窗外熟悉的风景渐渐模糊。我摸摸身上的军装,心中百感交集。
我一个农村娃,光着脚板从乡间田埂上走来,带着一身泥土气和愣头青的莽撞,进入新的生活。但新兵连的生活,仿佛一记重锤,击碎了我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军营第一课,是从“站军姿”开始的。北方的风像刀子,刮在脸上、手上生疼。天寒地冻中,我们必须纹丝不动,班长会仔细检查两腿是否夹紧、腰杆是否挺直、手指贴紧裤缝。然后是枯燥的队列训练:齐步、正步、跑步,一个摆臂动作能练一上午,直到肌肉形成记忆。那时觉得无比折磨,后来才明白,这是在磨掉我们的“社会气”,锻造集体的形与魂。那些苦,如今回想起来,倒像是一把大锤,反复地锻打、淬炼着我们,去掉了杂质,只剩下筋骨。
我们的班长姓金,河南西华人,个子不大嗓门大,眼神犀利得能洞察我们任何微小的错误。训练场上,他铁面无私,常常因为我们动作不达标而严厉批评。晚上躲在被子里,我偷偷流过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然而,也是这位班长,在我快撑不住的时候,用他独特的方式激励着我。记得有一次我抱怨叠被子叠不出将军,他大声回应:“没错,叠被子是叠不出将军来,但叠不好被子肯定当不了将军。懂吗!”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伟大始于平凡的哲理。
新兵连的训练紧张而艰苦。五公里越野、单双杠、俯卧撑、战术匍匐前进……每天的训练都在挑战身体的极限。记得第一次背包跑五公里越野,肺像要炸开,喉咙里全是血味。但当第一次站奖台、第一次评优秀时,那种超越自我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结实、黝黑,而更重要的变化发生在内心。个人主义被彻底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集体荣誉感。一人犯错,全班受罚。我们逐渐明白,我们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我们的声音要在一起,我们的动作要在一起,我们的心也要在一起。
在那段“苦不堪言”的日子里,战友情成了最温暖的慰藉。是谁在你跑不动时拉着你一起前进?是谁在战术训练后互相给对方淤青的肩膀上药?又是谁晚上一起偷偷分享家里寄来的零食?
记得有一次班会,我们因在全连会操评比中落后而垂头丧气,一向严厉的班长却没有批评我们,反而望着窗外的明月,教我们唱起了《想家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他唱着,我们从最初的羞涩跟唱,到后来的放声高歌,特别是唱到“想家的时候有忧伤,也把力量悄悄藏心头。想家的时候,不怕离家千里远,就怕让家捆住了脚和手”的时候,无论教唱者,还是学唱者,个个热泪盈眶。
那一刻,我深切地理解了什么叫作“一家不圆万家圆”。我们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就不能让思乡之情捆住自己的手脚。
新兵下连后,我从炮营指挥连侦察排的计算兵做起,后来担任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报道员、团电影组放映员。每一个岗位,都是成长的阶梯。在炮兵团的日子里,我亲历了炮兵实弹射击训练和演习。震耳欲聋的炮火声,至今仍在耳边回荡。
记忆最深的是1998年,长江发了怒。那水浑黄的,咆哮着,像一头挣脱了锁链的巨兽,恶狠狠地扑打着单薄的堤岸。我作为抗洪大军的一员,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肩上是沙袋,脚下是激流,一个接一个的迷彩铸成了水上长城。雨水、汗水和泥水混合在一起,糊住了眼睛,也顾不上擦拭。只知道,身后是万家灯火,是无数安眠的乡亲,我们退不得。虽然浑身疲惫不堪,脸上沾满泥污,但心却是热的,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滚烫的热流,那是一种被需要、被信赖的庄严。更让我终生难忘的是,十万荆州市民倾城欢送抗洪子弟兵的盛况。那一刻,我亲眼看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大爱,感受到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情深。人民群众眼含热泪,紧紧握着我们的手,那种深情,足以融化任何艰难困苦。
33年,像一条河,静静地流淌。命运待我,终究是宽厚而公平的,那个从田埂上走来的农村娃,在这条河里涤去了青涩、磨硬了肩膀,也在这座因军队而结缘的城市里扎下了根。如今,时光如梭,往事历历在目。从那个深冬清晨起航,我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充实的军旅之路,有高兴激动,也有懊悔失望;有着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沮丧;经历过严厉批评,品尝过不被理解的委屈;曾流过泪,也曾开怀大笑。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总会想起新兵班长的话:小松树在寒冬里深深扎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今,进入知天命之年的我,愈发理解那身军绿色所承载的荣誉和勇气。
正是兵之初的磨砺,让我学会了坚持,真正获得了成长,那是值得珍藏一辈子的财富。每当我面临挑战时,耳畔总会响起震天的口号声,闻到汗水和泥土混合的味道,感受到那种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头。军旅生涯赋予我的,不仅是职务的晋升,更是精神的淬炼和人格的塑造。
如今,回首来路,我深深感激那个深冬做出勇敢决定的自己,感激那段兵之初的岁月,它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底色,也是最璀璨的光芒。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