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报国丹心照大别


——回忆我的爷爷阮传禄

阮磊 阮岩

至今年,我敬爱的爷爷阮传禄离开我们近30个年头了。回想起他老人家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我心潮澎湃、思绪难平。

爷爷阮传禄,曾用名李长福,1913年11月出生在河南省桐柏县毛集公社的一个贫苦人家,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家境贫寒。有一年天气干旱庄稼颗粒无收,村里很多老百姓相继饿死。贫苦乡亲的惨痛遭遇和地主的为富不仁在他心里播下革命的种子,要斗争、要革命,只有推翻吃人的旧社会,建设平等的新社会,劳苦大众才有活路。

1937年4月,爷爷经人介绍参加了中共河南省委领导的红军游击队,转战于信阳、桐柏、确山、泌阳四县周边的大别山区。参加红军队伍后不久,爷爷受党组织安排回乡开展工作。在家乡毛集,爷爷不顾地方反革命势力杀头的危险,走街串户,宣传革命,发动多名贫苦人家子弟参加了红军。要革命有人还要有枪,除了卖地购得两支步枪外,爷爷还想方设法从国民党逃兵、地方反动保长以及当地土匪手中夺枪。在一次消灭土匪的战斗中,爷爷击毙了土匪头子贺德敏,缴获步枪6支,使红军游击队扩大到20余人、10余支枪。

1937年7月8日,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奋起抗战。1937年秋,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成立了,在桐柏县毛集、回龙一带开展抗日活动。12月,爷爷在家乡响应号召组织3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辗转信阳、罗山、潢川、确山和湖北大悟、红安、广水等地,开展抗日活动。

1938年年初,爷爷带领抗日游击队在湖北省随县遭遇地方保安团。战斗中爷爷占据一个居高的据点,消灭了两个敌军机枪手,在准备穿插时被敌军投掷的手榴弹弹片击中大腿和臀部,受伤严重,后分别在桐柏县老武镇、回龙寺的两名老乡家隐蔽养伤。治疗休养半年后,爷爷继续带领游击队在信阳、桐柏两县边境山区开展抗日活动,与反动民团作战。

1938年夏,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部长陈少敏到桐柏县汪大庄、七姑庄举办党员训练班,积极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培训地方抗日武装力量。为争取教育改造当地土匪,扩大抗日力量,爷爷和战友一道向当地土匪宣传抗日,70余人经教育争取转化后被收编入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七中队,爷爷任分队长。次年5月,经该中队队长孙石、指导员胡仁同志介绍,爷爷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10月,日寇进犯信阳,为策应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七十八师三营守卫信阳,爷爷带领游击队趁夜在西双河、青石桥沿途袭击日军,为三营在贤岭修筑工事赢得宝贵时间。信阳沦陷后,爷爷和他所在的部队进驻四望山、黄龙寺一带,以此为抗日革命根据地开展抗日活动。

1939年3月,爷爷所在的部队编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在日寇盘踞的游河西南方的大尖山、小尖山、骆驼店、石头坡、吴家店、老鸦山一带,伏击日伪军,开展抗日活动。1940年年初,爷爷所在部队改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七团(皖南事变后改为新四军五师七团),以罗山灵山一带为主要根据地,爷爷任该团二营四连连长。在团长冯仁恩的率领下,七团数次进军大、小悟山,往返平汉线两侧,采取伏击、游击战等方式袭扰日伪军,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当时由于地方土顽和杂牌部队经常同新四军闹摩擦、搞破坏,面对日伪顽三方面的复杂环境,七团需要经常转移,夜里行军。1940年春的一天,七团在灵山冲一带驻地休整时,接到情报从信阳柳林火车站出来了100多日伪军,向顺河店、灵山冲一带进犯。团首长当即决定由一营、二营,前往马家新楼一带利用两面山陡林密的山谷地形,设阵伏击日伪军。但不久后得到消息,从柳林、李家寨、五里店赶来的3000多日伪军准备合围扫荡灵山村。紧急情况下,面对凶残的日军,七团一方面通知村民转移,一方面组织队伍坚决抗击日伪军。爷爷在这场战斗中,作战勇猛,奋勇杀敌,不幸被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右小腿,顿时血流如注,他忍住剧痛简单进行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此役毙敌100多人。

战斗结束后,爷爷的右小腿因枪伤严重引发感染,后因伤口腐烂生蛆累及大腿。不久爷爷在冯仁恩组织安排下到潢川一家由外国人开的私人医院接受了截肢手术,失去了右腿的爷爷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1942年春,爷爷伤病痊愈后,因身体残疾不能再跟大部队一起作战了,被组织安排到新四军五师信(阳)应(山)罗(山)礼(山)指挥部后勤处,先后任修枪所政治协理员、被服厂工作指导员,继续为抗日战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945年4月,中共在桐柏县成立武装总队,任命牛德胜为总队长,爷爷被任命为大队长。10月,桐柏县武装总队配合新四军五师野战纵队,一举解放桐柏县城,见证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河南军区部队及冀鲁豫军区水东八团在桐柏县城与新四军五师的胜利会师。

1946年1月,中原突围前因形势紧张,爷爷被组织安排到信阳董家河睡仙桥隐蔽,后调至随县祝林店区任交通站长,开展地下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经组织安排,爷爷先后在信阳肥皂厂、力车厂担任厂长、经理,参与建厂和企业建设工作。这期间,爷爷拖着一条假腿,奔波在家与单位之间,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余热。

1983年冬,爷爷在工作岗位上退休,开始了含饴弄孙的退休生活。小时候的我依稀记得爷爷经常给我讲抗击日寇的故事,经常教我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导我们牢记党恩,永远跟党走。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感受到爷爷及革命前辈们的平凡和伟大。1996年夏,劳累一辈子的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

爷爷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过去烽火连天的岁月,爷爷不仅参加革命、抗击日寇,还引领12名亲人参加了革命,其中5人为革命牺牲。奶奶早在1942年就在新四军五师做支前工作。爷爷的母亲因其参加革命被国民党杀害、父亲被折磨死去。爷爷的二姐夫汪家录,1937年4月和爷爷一起参加红军游击队,1942年与敌作战牺牲,爷爷的二姐在1946年同爷爷的母亲一起被国民党杀害。这一段血的历史是爷爷晚年最深的记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