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法治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小事不小 民警疏导


□余乐乐

近日,淮滨县期思镇洪楼村居民张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淮滨县公安局期思派出所,紧紧握住刚入职不到一个月的民警欧阳正一的手连声道谢。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是社区民警化身“知心朋友”帮助家庭化解教育难题的暖心故事。

“欧阳警官,你可得帮帮我!孩子才十几岁,竟然偷偷拿了他奶奶的钱去买东西,我说他还跟我们顶嘴……”几天前,期思镇辖区群众张先生焦急地来到警务室求助。原来,张先生的母亲发现小博(化名)趁家人不注意,从家里床偷偷拿了几百元钱充值游戏。面对批评,小博不仅没有认错,反而还推卸责任。

张先生坦言,自己对孩子的陪伴较少,发现问题后情绪激动,打骂反而让孩子更加叛逆。“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孩子最听警察的话,你能不能帮忙开导开导他?”

了解情况后,欧阳正一没有急于批评小博,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他聊天。从孩子感兴趣的游戏聊起,逐渐拉近距离。当提到“零花钱”话题时,欧阳正一问:“小博,如果你最心爱的玩具被同学偷偷拿走了,你会不会难过?”小博立刻点头:“当然会!那是我的东西。”欧阳正一顺势引导:“那你爷爷奶奶的钱也是他们辛苦工作赚来的,没经过同意被拿走,他们是不是也会难过?而且,偷偷拿别人的东西,也是不对的哦。”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简单的法律知识科普,小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经过欧阳正一的劝导,小博主动向父母道歉,并承诺用家务劳动的方式“偿还”零花钱。张先生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