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心为民守健康


——我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纪略

□本报记者 袁野

正在上小学的玲玲,在家写作业时总是自觉保持一定距离,玩妈妈的手机时也很注意保护眼睛。但她在上小学以前,从来不注意保护视力。这些细节上的变化,源于玲玲所在学校多年来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让孩子从入校那天起,就知道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比如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我们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的“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就是要告诉家长和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广大中小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会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还要懂得公共卫生知识,树立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作为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全体国民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层层覆盖、服务内涵不断提升,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推动“每个人都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关口前移,把健康服务延伸到基层,“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围绕卫生健康节日主题,广泛组织健康科普专家走进基层,开展免费义诊、健康讲座等主题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康素养宣传月”带来的优质医疗服务,营造出健康科普宣传的良好氛围。​

“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坚持以基层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不仅推动医疗服务‘走下去’,更着力实现健康守护‘沉下来’——通过常态化健康科普,帮助基层群众筑牢‘预防优先’的健康意识;聚焦慢性病等群众关切的健康问题,在疾病早筛查、早干预、早管理上持续发力,真正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贴心的健康服务。”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同时,我市加大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健康科普知晓率,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及时且广泛地开展健康科普宣传,面向公众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各县区卫生健康委也积极组织系统内单位,充分发挥主流健康知识宣传阵地的重要作用。

近日,在信阳市中医院康复科,该科专家为患者耐心讲解中医康复保健知识。这是市中医院大力创建健康促进医院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我市已确定6家医院作为健康促进试点医院。“通过健康促进医院的创建,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使试点医院逐渐从过去单一的医疗型服务模式,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现代医疗服务模式转变。”谈及健康促进医院在改善就医环境、与社区建立密切互动联系等方面的作用,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就是要转变过去‘以治病为中心’的理念,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新理念。各级医疗机构是保障广大群众健康的主阵地。”​

为不断增强市民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医疗机构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现场宣讲、模型展示、手把手教学实操等方式,让市民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知识,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新鲜活力。“大家看,这株山茱萸果肉饱满、色泽红润,是信阳道地药材的典型特征。”中药师在现场讲解药材鉴别知识。展台上,真假冬虫夏草、三七并列陈列,市民们仔细比对;膏方、药枕、洗发水、酸梅汤等创新产品,勾勒出“药食养生”的生动图景。日前,市中医院授课专家走进浉河公园,以“传统+创新”的多元形式,让千年岐黄之术走出诊室、融入百姓生活,为民众献上了一场色香味俱全的中医药文化盛宴。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在“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引领下,从事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的广大工作者,将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水平为抓手,以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群众在健康文化的熏陶中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全市群众健康,共同推进健康信阳建设。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