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勇)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扫码入企”工作的通知》,对因公入企行为进行了规范。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流程,压实责任,7月31日下午,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市“扫码入企”工作培训会。各县(区)、管理(开发)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负责人,市各有关单位“扫码入企”联络人参加培训。
会上,市规范行政行为工作专班通报了全市“扫码入企”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市司法局围绕《信阳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详细解读了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流程与纪律要求。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解读了《关于全面推行“扫码入企”工作的通知》的目标要求、适用范围情形、报备程序要求。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公务入企码小程序及系统平台的全流程操作,包括功能模块使用、关键步骤操作及常见问题处理等。
会议指出,推行“扫码入企”工作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检查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市委、市政府从“小切口”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必须将“扫码入企”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会议强调,要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坚决落实“无码不检查、扫码才合规”的刚性要求,迅速组织“二次培训”,确保所有涉及入企公务活动的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做到“全员覆盖、人人过关”。要加快推进企业赋码全覆盖,确保8月底前实现规上企业二维码张贴率100%,对新注册企业实行“注册即赋码、领证即张贴”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有企就有码、入企必扫码”。要建强机制、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市规范行政行为工作专班作用,针对高频检查事项全面推行“联合检查+一次扫码”模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加快打破“扫码入企”平台与“双随机、一公开”、信用公示等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检查计划、过程记录、结果反馈等信息的实时共享与互认共用。强化全过程监督,对“无故不扫”“代扫”“补码”等违规行为发现一起、通报一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