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晶晶)当前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近日,市水利局积极组织系统内力量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活动,全面落实防汛备汛措施,切实做好强降雨应对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织密织牢防汛备汛安全网。
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改。自3月起,市水利局持续组织开展全市水旱灾害防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成立了10个由处级干部、责任科室成员及技术专家组成的专项调研组,按照省、市防汛工作部署,结合全市2025年度水旱灾害防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汛前检查、贯彻落实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防汛备汛暨农村供水管护问题调研等专项活动,累计开展调研活动6轮次,及时消除度汛隐患,确保安全。
全面落实防汛备汛措施。修订完善预案。市水利系统完成了全市水库、河道、山洪灾害防御等相关预案的修订审查工作。压实防汛责任。紧盯水库、河道和山洪灾害防御等重点环节,汛前完成责任人“媒体+现场”双公示。7月初再次下发了《关于加强各类防汛责任人动态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压实全市13000余名防汛责任人的责任。加强物资储备。在河道、水库现场加强抢险物资储备,固始、淮滨等县区在淮河干流、白露河、史灌河、洪河等主要防洪河道的险工险段部位,增储碎石、块石、河砂等应急物料7.2万余立方米。强化应急演练。联合省水利厅、省出山店水库运行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市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指导县区开展各类演练336场次,参演人员1.13万余人。
切实做好强降雨应对。今年入汛以来,我市共有效应对“6·17”等7轮强降雨过程,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1次,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10期,实施龙山、小龙山、长洲河等水利工程防洪调度5次。累计发布雨情、水情信息1730余条,发布山洪灾害预警叫应短信6638条,及时提醒责任人做好山洪灾害防范工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