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指尖上的“精雕细琢”


市肿瘤医院成功完成高难度断指再植术

本报讯(记者 袁野)昨日,记者从市肿瘤医院获悉,该院骨科专家团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的右示指(食指)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成功为一名患者保留了手指功能。

众所周知,断指再植手术难度极高,而指尖离断再植手术更是难上加难。62岁的患者赵先生因右示指(食指)末节被门严重挤压导致完全离断,伴随剧烈疼痛及活动性出血2小时余,被紧急送至市肿瘤医院骨科就诊。经详细检查,确诊为右示指(食指)末节挤压性完全离断伤,合并组织毁损及血管神经撕脱伤,需立即行急诊再植手术。

在骨科,该科主任高阳告诉记者,赵先生的右示指(食指)末节呈完全性横行离断,毛细血管网广泛破坏,伤情复杂。考虑到食指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团队迅速启动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在完善术前评估后,立即为患者实施急诊再植手术。

手术中,高阳带领团队首先彻底清创,精确复位固定骨折端,并精细修复受损甲床。随后在高倍显微镜下,使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的12-0缝合线,依次谨慎吻合动脉、静脉及神经。

“血管通血良好!”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高阳带领团队经过3个多小时精密如绣花般的显微操作,创伤严重的离断指体终于重新恢复血运,标志着手术取得成功。

术后,患者转入病房接受24小时严密监护。医护团队每小时密切观察再植指体,重点监测其血运情况。术后第8天评估显示,各项指标证实指体血运重建良好,指体完全成活。

“特别感谢市肿瘤医院骨科团队深夜及时收治,是你们高超的医疗技术不仅保住了我的手指,更让我对未来的功能恢复充满了信心!”看着成功再植并恢复活力的手指,患者赵先生向医护团队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末节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在于微小血管的精确吻合。”高阳直言,手指末端的功能性血管直径仅0.15毫米至0.3毫米,医生需用比头发丝更细的缝合线,在显微镜下完成血管吻合,确保血流畅通,手术难度非常大。

“针对此类创伤,若仅行残端修整术,患者将面临末节指体缺失、外观缺陷及功能受限等问题,对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始终优先考虑再植手术以最大程度保全手指功能。”高阳强调,“断指再植存在6小时至8小时的黄金救治窗口期。再植成功率与手术时机密切相关,越早手术效果越好。该患者伤后近3小时入院,已临近最佳救治时限,情况十分紧迫。”

高阳介绍,在断指再植领域素有“指头越小越难接”的说法。本例复杂断指的成功再植,不仅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手指功能与外形,也充分彰显了市肿瘤医院骨科在处理复杂手外伤及显微外科技术领域的专业实力,为类似复杂手外伤的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