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让养老成为“享老”


□周涛

只需一个电话,街道工作人员便如家人般及时现身;一声“送些蔬菜”的指令,AI终端即刻响应,新鲜蔬果很快送达……这“喊一声,服务就到”的便捷场景,生动展现了智慧养老的蓬勃发展。伴随老龄化加速,面对3.1亿老年人日益多元的需求,一场以科技为翼的养老革新,正由点及面,悄然重塑“银发生活”的底色。

舒心养老,源于服务触手可及与科技温情相伴。当九成以上老人倾向居家养老,资源向“周边、身边、床边”聚集便至关重要。从长沙的AI终端、天津的陪护机器人到上海的智能学习班,科技不仅提供健康监测、用药提醒等基础保障,更通过聊天解闷、互动娱乐的“情感接口”,驱散困扰老人的孤独阴霾,实现了科技效能与情感温度的深度交融。

顺心养老,有赖环境友好包容与瓶颈的不断突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老年人列为重点保障对象,从老旧小区改造、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到数字应用无障碍升级,有力回应着老人的“急难愁盼”。尽管智慧养老的普及之路存在设备昂贵、操作繁杂等挑战,但全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积极引入设备并简化流程,推动科技真正融入日常场景。《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东风,更是助力政策、产业与基层实践形成合力,持续提升服务的多样性、精准度与可及性。

当制度承诺化作探访的脚步,当社区资源与智能终端化为身边的温暖,当环境障碍变为通途——养老正褪去沉重外衣,显露出“享老”的从容质地。这背后,是政策基石、社区温度、科技智慧与无障碍环境的共同发力。当下,我们唯有将智慧养老深深扎根于对人的体察与关怀,方能让养老真正成为“享老”,绘就城乡间一幅幅智慧养老的美好新图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