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旅时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营地经济”解锁文旅未来趋势


□周涛

当下,我国的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而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营地经济”这一新兴的旅游模式“悄悄”诞生,展现着人们更高的生活品质,为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开启了更多可能。

“营地经济”的兴起,满足人们对亲近自然、追求自由的渴望,它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个露营的场地,而是融合了多种元素。“营地+旅游”打造文旅新热点,沙滩、帐篷、草地、美食,露营已成为当下年轻人流行的“晒”微信朋友圈方式;“营地+户外”开启生活新方式,客厅、厨房和卧室搬到野外,食于山野、宿于山间,每一帧画面都透露出一种岁月静好;“露营+乡村”释放发展新模式,结合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融合乡村文旅资源,不断探索出丰富多元的消费新场景,“露营+”沉浸模式也在不断衍生。

从经济角度来看,“营地经济”与民宿、餐饮、电商、特色农业等多个产业生态融合,形成了叠加的经济效应。它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还为各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然而,“营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部分营地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游客的体验。此外,营地的管理和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纵观世界,国内外营地优秀文旅案例有很多。西安云中村的鲸梦谷营地,水、电、帐篷及周边户外用具都一应俱全,人性化设计让旅行者没有后顾之忧;三亚大热荒野露营地无论是从装备还是设施,都讲究精致美丽有情调,让露营旅游更加有品质,提升了客人的满足感;约旦哈桑萨威迪营地酒店则将沙漠酒店和露营方式相结合,吉普车和骑骆驼之旅受到游客热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实现“营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营地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同时,营地经营者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创新经营模式,打造具有特色的营地品牌。露营在中国是新生产业,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较为成熟。面对世界上最大的自驾游和休闲露营潜在市场,虽然尚存在供求落差和产品差距,但相信当这种“轻奢露营”“打卡露营”“公园露营”“野炊露营”等健康且贴近自然生活方式的概念深入人心,露营产业的发展会有真正质的飞跃。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应对挑战,就一定能让“营地经济”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