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亚云)寒假将至,1月13日,市文广旅局发布《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提醒广大家长理性选择文化艺术类培训项目,让孩子培训获得效果、安全受到保护、权益得以保障。
《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从审慎选择培训机构、高度关注收费政策、规范签订培训合同、自觉做好安全防护4个方面做出提醒。每方面都给出了具体方法与政策解读等详细内容。
审慎选择培训机构。请家长在报名前及时查验机构相关信息,可以登录河南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查询平台,确认该机构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切忌选择无证、无照、无资质的培训机构。注意了解师资条件,选择师资队伍稳定的培训机构,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照,并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高度关注收费政策。根据相关要求,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办学场所应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信息,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时30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不得使用培训贷、分期贷款等方式缴纳培训费用。
规范签订培训合同。在缴纳培训费用时,请家长一定要与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对培训内容、培训期限、收费金额、退费标准及违约责任等,逐项逐条审阅确认,主动索取收费发票,切莫轻信口头承诺,避免“霸王条款”和“消费陷阱”。缴费后保存好合同、交易凭证等证据材料。
自觉做好安全防护。要选择办学环境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设备齐全,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完善,且应为商业用房的培训机构。凡是在居民住宅、地下室、半地下室、四层及以上楼层和其他不适合办学或有安全隐患的场所开展培训的机构一律不参加。如发现培训机构存在办学不规范、安全隐患等方面问题,请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市文广旅局提醒广大家长要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自觉抵制违规培训行为。市文广旅局还公布了我市各县区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培训监督举报电话,恳请广大家长共同参与,营造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的校外培训环境,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