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环山绕水看远方


——我市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李宇

盛夏时节,行走在大别山北麓,所遇所见皆是一派生机勃勃的万千景象。

沿着大别山北麓境内高速公路前行,越过平畴千里,跨过滚滚淮河,穿过秀美山峦,大好风景映入眼帘,这一条条高速公路汇聚成通往美好、共赴远方的幸福之路。

6月30日,安阳至罗山高速罗山至豫鄂省界段、淮滨至内乡高速豫皖省界至淮滨段正式建成通车,成为推动信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脉”。

安罗高速罗山至豫鄂省界段、淮内高速豫皖省界至淮滨段,分别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北京至武汉高速、连霍沪陕高速联络线——商丘至固始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豫鄂、豫皖省份的重要省际通道,更是践行“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的具体行动。“项目通车后,将进一步提升沿线群众出行便利程度,对于密切区域经济社会活动往来、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强化信阳大别山区交通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四五”以来,我市高速公路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成为交通强市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在全省形成了高速公路建设以优保快的“信阳经验”。在2022年和2023年全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地方政府责任落实考核通报中,信阳市考核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去年,全国公路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信阳召开;固始至豫皖省界高速等5条高速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样板工程。

高速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同生共长,双向奔赴。在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历程中,广大建设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总体思路,秉承“把路修进来,不把污染带进来”的原则,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实际,为生态“让路”,以最优方案保护生态环境,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从节能低碳、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等多方面入手,将绿色理念深植于心中,融入施工建设全过程,在建成高速公路的同时,也成功打造出绿色生态走廊。

行在高速路,坐看山水图。我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充分推动交通旅游网络融合、加快交通旅游设施融合、促进交通旅游服务融合、推动交通旅游人文融合,将大别山区的山水林田湖草茶等美景串珠成链,把交旅融合示范路打造成资源路、产业路、富民路、幸福路。此外,依托高速公路路域资源优势,大力实施“高速公路+新能源”,利用服务区、路侧边坡等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潜力,设置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等设备,就地开发新能源,推进交通与新能源深度融合。

当下,我市还有大别山高速等4个项目正按时间节点有序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接近1000公里,为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一条条高速公路通车,信阳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飞跃提升。展望未来,我市将深入推进“1335”工作布局,聚焦交通强市建设,全面推进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奋力书写“两个更好”绚丽篇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