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诺六十年(三)


韩强毛

(接上期)

张爱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保护“红军洞”的同时,非常注重收集整理“红军洞”相关革命先辈和先烈们的红色资料故事。张爱华认为先辈们曾利用这些洞,同敌人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浴血奋战的英勇故事,应该如实整理出来,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革命先辈在这里艰苦卓绝的英雄事迹,使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那个时候,张爱华的母亲和村里几位曾在“红军洞”和敌人战斗过的老红军健在,张爱华让母亲把他们请到家里做客,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让大家一起叙叙旧,回忆当年“红军洞”的情况。一说起“红军洞”,他们都很兴奋,有的讲到动情处,还流了眼泪。张爱华把大家说的一一做了记录。在这个基础上,张爱华从《郭家河乡志》《新县志》《新县党史》文献中,查找有关“红军洞”的历史记载,做到收集整理资料的真实准确。

“燕子洞”位于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后山的乱石窝山中,是这片山上42个“红军洞”中的一个主要山洞。洞深60多米,主洞两侧各有十多个较为低矮狭窄的小洞,形成自然的“单间”。由于洞上面天然地覆盖着一大块石板,形状像飞翔的燕子,当地群众依其形状称为“燕子洞”。“燕子洞”在艰难困苦的斗争岁月里,发挥了重大作用,它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鄂豫皖的党政领导人,掩护了1000多名游击队员。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西进川陕开辟新根据地后,刘名榜接受上级的命令,组织成立了中共罗山礼山(大悟)经扶(新县)光山中心县委。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心县委的负责同志经常住在“燕子洞”。在这个山洞里,刘名榜根据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毅然作出了将游击队队伍化整为零的决定。白天游击队员们分散到各个山洞,夜晚利用暗号联络进行活动,搞得敌人防不胜防。1934年4月,刘名榜在“燕子洞”研究了作战方案,指挥游击队夜间偷袭凌云寺,歼灭敌军一个团的兵力。之后,接连端掉了浒湾、油榨村等20多个民团据点。刘名榜还采取出其不意、攻敌不备的战术,相继夺取了大竹园、青山店战斗的胜利。中心县委以“燕子洞”为依托,坚强有力地领导了大别山区人民的武装斗争,这种斗争一直坚持到刘邓大军南下挺进中原。

接着张爱华整理出了“保密洞”和“吊洞”的资料。“保密洞”处于“燕子洞”正南方向约100多米的地方,洞内像个小礼堂,可容纳 40多人,洞壁两侧的缝隙,透进一线光亮,犹如自然窗户,地面上至今还留有许多石头的“桌椅”,这是领导干部们经常开秘密会议的地方。“吊洞”在“保密洞”东南的悬崖峭壁处,是一个洞口朝天的山洞,进洞时,要像下井一样,顺着山洞滑下去,下到十多米的样子,有个横向的洞,洞形略长,面积约20平方米。这个洞非常隐蔽,进出很不方便,因而不到万不得已,领导们不使用它。一段时间后,张爱华又整理了“连洞”——游击队员储备粮食的洞;“伤员洞”——游击队员受伤后养伤的洞;“穿洞”——出其不意打击敌人的洞。就这样,一个个“红军洞”的资料被张爱华先后整理出来。张爱华收集整理“红军洞”资料时,一些老红军、老村民无意之中讲了许多发生在“红军洞”那片山上,先辈先烈们与敌人斗智斗勇,英勇奋战宁死不屈的故事。解放战争开始后,在国民党大军压境,叛徒出卖,地下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刘名榜坚持领导游击队攀绝壁、偎岩洞,大雪天在山路上行走,倒穿鞋子,让脚印把敌人引到相反的方向。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战争环境下,仍然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苏区党和人民的有生力量。当地村民为了支援山洞里缺吃少穿的红军,自己忍饥挨饿,把省下来的粮食衣物,在晚上冒着生命危险进山送到红军手中,等等。张爱华觉得这些红色故事,应该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红军洞”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确实起到了掩护红军的天然屏障作用,是杀敌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英雄埋骨的悲壮场地。女英烈晏春山,时任鄂豫皖特委光山县驻南区第四乡妇联主席、潘家湾党支部书记。红四方面军撤离大别山时,留下了一些伤病员,上级党组织把隐蔽在“红军洞”的一名伤病员交给了晏春山保护。1933年5月一天,晏春山在给“红军洞”伤病员送吃的路上,不幸被捕。敌人采取灌辣椒水、上压杆、钉竹签、烙铁烧等残忍酷刑,晏春山始终没有透露游击队伤员隐蔽的地方,还把敌人引到与游击队伤员相反的方向约两公里外的鸡公寨大花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后,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1946年冬天,时任中心县委游击队大队长肖先发,为了给在大山里一连几天吃不上东西的队员们弄点粮食,带领两名队员下山。年近半百,身体虚弱的肖先发拄着木棍在前面探路,不慎跌下悬崖壮烈牺牲。张爱华认为,“红军洞”记载着大别山军民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也是血写的春秋,这一个个英勇悲壮的红色故事,更应该为后人铭记。就这样,张爱华很用心地把革命先辈先烈们英勇奋战的战斗故事也整理出来了。

张爱华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除了保护好“红军洞”,收集整理“红军洞”资料和革命先辈先烈的红色故事外,还积极主动地做了两件事。

张爱华自新县文物局为她颁发了义务文物保管员证后,一直注意收集散落在民间各地的革命文物。张爱华在好多“红军洞”中发现红军游击队遗留在洞里的水壶、步枪枪托、子弹等物件。张爱华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文物部门。与此同时,张爱华发现村民手中有前辈先烈的文物,也动员他们捐献出来。几十年来,张爱华和村民们向文物部门捐献的文物共67件。吴焕先的怀表、刘名榜的碗、何耀榜的酒壶、红军用过的马镫子都在其中。在张爱华斑驳的笔记本里,一直存放着一些发黄的征集文物收据。

“红军洞”1979年被列为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张爱华就想着有朝一日,在“红军洞”相对集中的地方立一个碑。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人疯狂地想进山采石牟利,被张爱华制止后,很不服气地说,凡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会有个碑,比如井冈山的“黄洋界碑”,我们旁边的箭厂河乡的“红田纪念碑”,这里什么都没有,你说是“红军洞”,我也可以说就是一般普通的洞。于是,张爱华在坚决制止这些人采石损坏文物的时候,想着确实应该为“红军洞”立块碑。张爱华便给文物部门写报告,请求为“红军洞”立个碑。文物部门的同志热情接待了张爱华,并给张爱华讲了新县现阶段文物保护情况。由于新县是红色首府,是河南唯一的将军县,这里的红色文物很多。目前,县里要确定哪些需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哪些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定下来哪些红色文物需要修缮,哪些需要立碑,这要有个过程。文物部门的同志让张爱华耐心等待,说立碑的事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张爱华觉得立碑有希望,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往县里跑一趟,打听这方面的消息。终于有一天,文物部门的同志给张爱华透露一个信息。说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开展红色旅游来促进经济发展,县财政已拨出专款,县里还派人积极争取到了国家和省市级财政和文物部门的扶持资金,打造红色旅游的主阵地。目前正在修建完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景点,“红军洞”立碑的事也指日可待了。

张爱华知道这个信息,非常兴奋。张爱华觉得,新县开展红色旅游,“红军洞”要是列入红色旅游的一个景点,肯定会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保护“红军洞”,还会有力地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想到这些,张爱华高兴得不由自主地又拿起笔写了请求立碑报告,她担心以前写的报告上交文物部门时间久了弄没了。这以后,张爱华往文物部门跑得更勤了。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