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回家的路


张万明

仲冬时节,我又踏上了回家之路。路两边的水杉高挺入云,被冬霜染红的枝叶相互勾连,把整个路面遮掩得严严实实。树梢上高挂着暖阳,撒下斑驳陆离的影子。我行驶在笔直而宽敞的水泥路上,宛如进入一条温暖而喜庆的红色长廊。这条路,我走了68年,从一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小土路,走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这是一条赶集之路。赶集是乡亲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事情,家里无论缺少什么,都会想方设法地弄一些地上长的、家里养的或水中捞的东西拿到集市上去交换。这条路通往乡镇的集市,每到逢集,路上人来人往,提筐的、挑担的,络绎不绝。小时候,我经常跟随着父亲的挑担去赶集,看着父亲用沉重的一挑农产品仅仅换来二尺布匹、两斤煤油或两斤食盐,去时两头沉沉,回时两头空空。也有许多乡亲提着积攒多日的鸡蛋,或刚从水中捞起的小鱼小虾,等等,去为孩儿换来几支铅笔,或几个作业本。记忆中,这条路没有桥涵,遇村庄则绕,遇池塘也绕,遇到河绕不过去,便在河沟的上面搭起了几块小木板,人们称之为小桥。到了雨水季节,小河涨水了,小桥被淹没了,人们只能望水兴叹。

这是一条承载过各种车辆的路。起初,这条路只能步行,或推独轮车;后来,可以骑自行车或拉架子车;再后来,可以行走马车和拖拉机;到如今,可以行驶公共汽车和各种车辆了。在这条路上,我步行过,推过独轮车,拉过架子车,骑过自行车,也坐过三轮车和拖拉机,今天,我也开上了小汽车。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曾和乡亲们一道,满怀一颗爱国之心,挑着金黄的稻谷和麦粒,来回奔走在这条路上,交公粮,卖余粮,挥汗如雨,高高兴兴地将几千斤粮食送到乡镇的粮管所。

这是一条求学之路。那时的村叫大队,大队里只有小学。我在大队里读完小学,便考入中学。中学则位于乡镇的街道上,由于交不起伙食费,一日三餐都要来回奔走。尤其是中午,时间很短,为了一碗稀粥,或一碗南瓜汤,下了最后一节课,也要急急忙忙地往回赶,不然,就会饿肚子。一天下来就要往返4趟,至少有20多里的路程。为了求学,为了果腹,无论寒暑冬夏、风雨冰雪,从未阻止住我的脚步,路上的坑坑坎坎,路边的一草一木,我都十分熟悉。

这是一条不断变化着的路。为了不让雨水漫过路面或冲毁道路,人们先在水流较多的地方建起了大小不一的涵洞。后来,又在河道的上面建起了小桥或大桥,并渐渐地将弯道一点一点地取直。让这条路穿过了村庄,穿过了池塘,也穿过了大小河流。由蜿蜒曲折慢慢地变直,由只能步行的狭窄小道慢慢地变宽,由小土路变成了大土路,由大土路变成了砂石路,再由砂石路又变成了光滑如镜的水泥路,并在路两边栽植了漂亮的行道树。

这是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我从这条路上出发,走到了乡镇的集市,走到了县城,走到了县城以外的地方。还有更多的乡亲,也从这条路上出发,留下了村庄和老屋,留下了老人和孩儿,走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用勤劳的双手装点着大好河山,挣回了票子,供养着家人,建设着家乡。

这条路越走越直,越走越宽,也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坚实,越走越明亮。我还要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因为,这是一条回家之路,路上有我父母担挑的泥土,路边有我父亲亲手栽植和护理过的水杉树,路旁还有生我养我的乡村故土,更有我日思梦想的乡亲父老。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