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碗腊八粥


马万里

喜欢过腊八,首先是从一碗粥的甜蜜开始。

小时候,我更盼望过腊八,“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意味着年就近了,我们就可以穿新衣服、吃好东西了。那种急切与渴盼是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的。

我们家的腊八粥是从腊七晚上开始准备的,一定提前先泡好黄豆、红豆、花生,然后再去削红薯、砸核桃仁,锅里边放红枣、江米、小米。那时候,家里边都穷,若凑不够八样,还要拿自己家里有的去邻居家里换。

我们家里有大煤火,夜里先在火上煮几十分钟后,然后再封煤火,把锅放在煤火上慢慢熬。早上,满屋子都弥漫着浓浓的甜香。妈妈把在藤笼上的棉袄、棉裤拿给我们穿,给每个人盛一碗腊八粥晾着,我们五个孩子围坐在一起就呼呼噜噜地喝起了腊八粥。我们家的腊八粥,是类似稠大米饭的那种,色泽鲜艳、甜蜜软糯。那一大锅粥除了自己吃,还要喂院子里的枣树吃,爸爸用斧砍破枣树的皮,将腊八粥糊入斧痕处喂食枣树。这样来年就可以多结很多红枣。

腊八,妈妈还喜欢泡腊八蒜,天极冷,泡的蒜没几天就能变成翠绿色,青翠欲滴的那种,不辣而且特好吃。妈妈总会泡一大坛子,让我给左邻右舍端一碗尝尝。我们家吃卤面时就特别喜欢配腊八蒜,那是一种绝配。

结婚后和婆婆分家,婆婆总会早早给我送来八样食材,怕我们年轻人贪睡,顾不上喝腊八粥。

其实我自己也会熬腊八粥,但那是在电磁炉上熬的,总熬不出妈妈的那种味道。我家孩子结婚后,我也给他们熬腊八粥喝,那是用电压力锅熬的,也很甜蜜软糯,而且食材更高级、样数更多。我早早喊他们起来喝腊八粥,总觉得大街上的腊八粥太稀、不顶饥,而且也没有自己家里熬得好。

我也曾给一个上班没来得及吃饭的诗人朋友送腊八粥,她在城东上班,我住在城西,为确保腊八粥的温度,我把那个盛满腊八粥的大茶缸搂在了怀里,坐在十路公交车上,像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那个朋友喝了我熬的腊八粥,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还有一次,我去矿务局宣传部看一个老朋友,那天恰好是腊八节,在车房存车时,遇到一个文友也去看那个朋友,我们俩便一起上了八楼。我见她提了一个保温饭盒,就问她提的啥?她说,市里有两家送腊八粥的,她自己总是熬不好,便拿了保温饭盒早早去排队领腊八粥,领了之后,第一个就是想起送给朋友喝。

其实,我们现在早已过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过腊八、过年,也没有那么向往了。但一个人能在内心想起另一个人的举动,以及送一碗腊八粥的小小场景,还是挺让我怀念的。

我想,我明天一定要熬一大锅的腊八粥,送给那些没粥喝的朋友。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