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明
壬寅年九月十九日,秋高气爽,天空一碧如洗,是户外赏秋的好日子。听朋友讲,位于浉河区董家河镇的五曲峡景色很美,便携夫人驱车前往。
沿新七大道向西前行,就到了修建一新的环湖公路。公路中间的机动车道乌黑发亮,两边镶嵌着彩色沥青小道和苍翠的绿植,宛如一条彩带在青山绿水中飘逸。绿荫掩映下的粉墙黛瓦和一幢幢风格别致的民宿,座座葱绿的茶山和香气四溢的茶坊,流水潺潺的蜿蜒小溪和一个个秀美的旅游打卡地,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被环湖公路串联起来,宛若一条闪闪发光的珍珠项链,行走其间,大有“人在车上坐,车在画中行”之感。在董家河镇附近的一条岔道向右转,又沿着一条依山傍溪的水泥山路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五曲峡景区的大门。
这里群山环抱,绿水缠绕,茶园茵茵,蔬果飘香,位于停车场旁边的一大片银杏树也焕发出耀眼的金黄,把这块天然盆地装扮得流光溢彩。银杏树下早已集满了披红戴绿的人群,他们三五结伴,随着轻快的旋律,或舞或跳或唱或静,摆弄着各种姿势,拍视频,发抖音,留下美好的瞬间。赞叹声、嬉笑声和动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充溢着盆地的上空,在山间久久回荡。
停车场周边蹲着一群摆地摊的老农,他们刚从菜园里采集来的新鲜蔬菜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购买,游客们一边挑选着蔬菜,一边和老农们攀谈着,询问着游览的路线,气氛十分融洽。然后,游客们按照老农的指点,朝着一个较为宽大的峡口走去。
这就是五曲峡的入口处。这里地面平坦,山势平缓,视野比较开阔。两边山坡上的银杏树和各种落叶乔木从灌木丛中拔地而起,顺着山势蔓延到山顶,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酱红或酱紫色的,层层叠叠,相互杂陈,构成了一幅多彩多姿的醉人秋景图。峡谷中的小河顺山势蜿蜒,流水淙淙,清澈见底,一群群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显得十分轻快。岸两边的垂钓爱好者,或坐,或立,两手紧持鱼竿,两眼紧盯鱼漂,不时地钓上一条,引得了阵阵喝彩声;也有许多小朋友拿出了自己随身带来的网兜,一边网着,一边嬉笑着。岸边的树木鳞次栉比,疏密相间,身材苗条,秃枝黑干,有的挺直独立,有的弯曲扭捏,有的斜躺到小河的中央,简直是一幅天然的秋景诗意图。
继续前行,山势愈来愈高,峡谷愈来愈窄。不时,就来到了一个丫字形的三岔路口处,我们按照路标的指引,跨过小桥,便进入到五曲峡的核心景点。峡谷两边高山耸峙,植被茂密,一边是苍翠欲滴的毛竹,笔立万竿,直刺蓝天;一边是密密层层的林木,五彩缤纷,斑斓多姿。两山相对,近在咫尺,仅隔一溪,景色迥异,这也许是山之阴阳之故吧。沿溪行,只见谷底溪流潺潺,怪石嶙峋,这些石头光滑如玉,形态各异,或横卧,或直立,或斜躺,或层层叠压,常常会引起人们许多联想。我情不自禁地跨到这些光滑的石头上,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仰望两边的山景,俯看小鱼嬉戏,倍感神清气爽。
再前行,峡谷两边壁立千仞,大有一线天之景致,我们只好沿着人工开凿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了位于山腰间的人行栈道。栈道的一侧是万丈深谷,另一侧是陡峭的山壁,一棵棵树木裂石扎根,紧紧地咬定山崖,像被挂在崖壁一样,顽强而倔强地生长着。站在栈道上放眼五曲峡,我不禁称赞其名副其实,它峡深幽长,蜿蜒曲折,好像一条长龙不断地弯曲收缩着慢慢爬行。沿着栈道继续前行,一条高大的石坝横卧在峡谷的中央,上面深深地印着瀑布流过的痕迹。不巧,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没有看到壮观的瀑布,游人们纷纷感到惋惜。我想,按照它的断面和落差,这个瀑布比黄果树瀑布也不会逊色多少。走到栈道的尽头,再拾级而上,便是截断峡谷的人工湖,湖水绿波荡漾,深不可测,倒映着周边的群山,如诗如画。
沿着来时的路线返回到三岔路口的另一边,便进入竹林沟景点。竹林沟也称观音洞,传说,这一带的村民因得观音老母的点化而化解了一场瘟疫,人们为了纪念她,便在山上的一个洞里供奉了一尊观音像,常年香火不断,所以,又名此处为观音洞。
竹林沟名不虚传,这里的毛竹修直挺拔,郁郁葱葱,依山就势,连绵成片,好像一道道绿色屏障,倒映于水中,山青水绿,清爽宜人。我们沿着溪边的山路漫坡上行,走着看着,说着笑着,不知不觉中,眼前呈现出一片茂密的树林,溪不见了,峡谷也没了,我好生奇怪,便伸着头,透过路边茂密的树林往下看,峡谷深不见底,两边的树木头挨着头,枝连着枝,手牵着手,把深邃的峡谷遮掩得严严实实。
啊!五曲峡,它没有人工的雕琢,完全是大自然的造化,它山连着水,水抱着山,山水环绕,曲径通幽。它神奇而俊美,幽深而高峨,朴素而大方,多姿而多彩,即便是深秋时节,它依然活力四射,饱含着春的韵致。面对此景,也勾起了我少有的诗情,便情不自禁地胡诌了几句,现记录下来,也算做文章的结尾吧:
“溪水潺潺涧中流,两面山峙相对出。
峡左一碧苍翠竹,谷右五色落叶木。
半衣裙纱半衣绒,半山春色半山秋。
逆溪直上揽胜景,亘横一坝起平湖。”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