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太阳坡上的人民教师


——记第四届信阳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朱天珍

尹晓薇

太阳坡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吴家店镇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村子里只有一所公办小学——太阳坡小学,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薄弱,一直以来这所小学发展缓慢,教学设施陈旧,教学环境也很简陋,但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里,朱天珍老师兢兢业业,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太阳坡的孩子,一干就是60年。

1960年9月1日,是太阳坡小学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对于这一天的到来,太阳坡小学西校区的孩子们颇有些期待,据说学校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他们早早来到学校,翘首以盼,都渴望她能教自己的班。山里的学校最缺教师,能有年轻老师来任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莫大的幸运。19岁的朱天珍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走了好几里地的山路才到太阳坡小学西校区,一进校园,孩子们便把这个清瘦朴素的女老师围了起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朱天珍看着一张张纯真可爱的笑脸,心里暖洋洋的,顿时觉得教师是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并暗暗发誓自己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一定把这里的孩子教好,为他们的光明未来打好基础。

由于教师资源缺乏,朱天珍从第一天任教开始就是教复式班,带两个年级的课,而且还是班主任,也是这两个年级唯一的任课老师,这无形中增加了她很多的工作量。每天她最早到校,备两个年级的课,既要教语文,又要教数学,为了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每周还带孩子们上体育课、音乐课和美术课,一周满满当当35节课,上下来朱天珍的嗓子都是哑的。每天下班后她总是最晚回家,坚持把孩子们的随堂作业认真批改完了才走。到了晚上,一家人睡下后,她在煤油灯下安静地写教案,一丝不苟地准备第二天的课。即便是这样朱天珍从来没有抱怨过,任劳任怨,除了上好课外,她还坚持学习,琢磨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正是靠这样的信念和毅力,朱天珍从代课老师转为公办教师,并在1986年8月,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此以后她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热爱的这所学校无私奉献的决心。

朱天珍除了在教学业务上不断追求进步,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刻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大别山的夏天,雨水充沛,有时一下就是好几天,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漫水桥,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下雨后水位变高,朱天珍就在桥边上等着孩子们,担心孩子蹚水不安全,她就一个一个抱他们过桥,放学后再一一抱到对岸去。大别山的冬天也异常寒冷,孩子们的手脚和小脸一到冬天就冻得通红,几乎个个孩子都长冻疮,尤其遇到下雪天,孩子们冒雪来上学,鞋袜常常都湿透了,朱天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从自己家带衣服和鞋袜给孩子们换上,下课后经常将孩子冻僵的手脚捂在自己怀里暖。有些孩子家庭困难,朱天珍就节衣缩食,常常在家做好一锅饭菜一路端到学校,带给没有吃饭的学生,淳朴的山里娃和朱天珍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98年6月,朱天珍到了退休年龄,由于村小缺少老师,又被学校返聘,重新回到自己热爱并为之奋斗的校园,这一干又是20年。

2019年6月19日下午,朱天珍上完最后一节课就要离开太阳坡小学,正式退休了。村里的人们得到这一消息后,纷纷停下自己手里的活,赶来上朱老师的最后一课,坐在下面听课的小的有四五岁的孩子,大的有60岁的老人,这些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朱天珍的学生。这最后一课学生们听讲尤为认真,朱老师讲课时大家静悄悄的,提问时大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下课铃声响了,朱天珍眼中饱含热泪,极其不舍地对她的学生说:“同学们,下课!”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朱天珍坚守三尺讲台,深耕60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楷模的生动内涵,如今虽然离开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但一届届太阳坡的学生将会永远记得他们最敬爱的朱天珍老师。

(作者系市作家协会会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