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95岁老党员的红色家风


□本报记者 张 勇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14日,重阳节,记者走访了平桥区95岁老党员余斌,重温红色家风。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谈起对后代的教育,在真切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余斌首先道出了红色家风的主旨。

1949年5月,在即将解放全中国之际,23岁的余斌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成为华东军区23军67师92团的一名卫生兵。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余斌所在部队编入志愿军第23军建制,入朝参战。入朝参战的3月,他被火线提拔为卫生连副班长。1952年12月,他在朝鲜金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退伍后,余斌回到了家乡,转入到建设新中国的火热战场。“你们要听党的话,跟党走,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学习。”“因为共产党的领导,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要始终心怀感恩。”日常生活中,余斌始终把这些话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挂在嘴边,并耳提面命子孙后代。

“别看他当过兵,上过战场,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但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还是很有耐心。”说起对儿孙的教育,余斌的爱人忍不住夸赞起丈夫。也正是因为余斌多年来的谆谆教导,才有了如今一家三代党员的传承。

余斌的儿子余勇1961年出生,1985年光荣入党。男儿的铁骨柔情和责任担当,促使他全心全意照顾全身瘫痪、常年卧床的妻子肖明清18年之久。18年,他用内心的坚守兑现婚姻的承诺;18年,他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着“丈夫”二字的内涵;18年,他用不离不弃的守候谱写着一曲爱的赞歌。这位60岁的男人,用责任与使命铸就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坚持和执着,抒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也因这一事,他于2016年被评为“最美平桥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余勇用实际行动扛起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责任——不抛弃、不放弃。从小时候的年少轻狂到主动担起一个家庭的重责,是什么让他转变如此之大?“大概是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我父亲对我的一顿批评让我实现了人生态度的转变。”谈及自己心理的转变,余勇十分感激父亲,“因为不好好学习,5年级的我还认不了多少字,更别说理解意思,当时在医院工作的父亲让我给他读《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结果是断断续续、磕磕巴巴,当时父亲就狠狠批评了我一顿,也是这顿批评让我茅塞顿开,随后更是在父亲的教导下走上了党员之路,扛起了家庭之责。”

同样受到红色家风影响的还有余勇的儿子余承锡,作为一个出生于党员世家,从小生活在党的关怀下,受家庭环境熏陶的余承锡自然而然地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余承锡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少先队方面的工作,从小学基层少先队辅导员到担任学校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大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团区委学少部长、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主任、区少先队工作学会会长,积极投身于少先队事业。

工作期间,余承锡先后荣获平桥区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及信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团干部等称号,并收到平桥区创建文明城市个人嘉奖。

“我小时候跟爸爸一样,也是不懂爷爷以前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家里长辈一直鼓励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稍微懂点道理,再加上爷爷时常对着家里老照片墙讲述当年的事迹,我慢慢发现我的爷爷是位英雄。现在作为一名党员,我觉得我更应该学习爷爷、爸爸的初心与坚守,珍惜当下,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党的队伍中去。”余承锡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余承锡看来,爷爷的觉悟特别高,无论是爱国、爱党、爱人民这种精神信仰,还是勤劳致富、认真踏实的优良品质都永不过时;而在余勇眼中,父亲更是他的人生偶像,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点,自己的人生道路很多时候都是受父亲影响。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