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远强
2020年,在众多车企希望借助农历新年迎来开门红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毫无疑问,此次疫情的暴发,必然会对汽车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信阳汽车销售市场受疫情影响情况如何,又将如何面对这场危机?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4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信阳吉利豫通店,只见工作人员正在对店内进行消杀处理,与往年这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是,如今店内门可罗雀。“1月份,豫通吉利单店销量超过430台,同比上升9.32%,吉利汽车信阳地区市占率从6.3%提升到9.2%。2月份,受疫情影响,通过线上直播团购等方式,只实现了5台交车。”信阳吉利豫通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记者随后来到信阳广汽丰田中鑫店以及几家美系合资品牌汽车4S店,调查发现疫情之初对车企并无多大影响,而2月份至3月份各车企所有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3月中旬,信阳汽车市场迎来复工,疫情对于车企的深层次影响逐渐暴露出来。
据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任何一家车企都不可能自己包揽所有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一旦开工生产,零部件的消耗是很快的,而很多零部件都是全球采购、跨国供应,疫情暴发后,国内与国外暂时中断往来航班,海运航线也受波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受到巨大影响。很多合资企业尽管在我国有工厂,但是其零部件的供应并没有百分之百国产化。如果疫情持续下去,这会导致零部件供应链的危机加剧。
“除了生产环节不利的影响,汽车行业在销售终端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信阳广汽传祺骏海店总经理薄锐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年初都是汽车销售旺季,1月上旬信阳汽车市场销售业绩还可以。但受疫情影响,饭店、商场、汽车4S店等人流密集地受到限制,加之人心惶惶之下,许多消费者出于防护目的暂缓进店选购。不仅新车购买量减少,到店维修保养消费者人数也大幅度降低。疫情过后,许多消费者把生存放在第一位,手中的资金本就不充足,便不再把车辆当作刚需。另外,以往消费者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车,而今年许多消费者收入受到影响,面对车贷压力,选择有钱就买车,没钱再等等。
一家美系合资品牌汽车4S店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店已全面复工,但今年第一季度较去年同期,销量和收入下滑超过50%。自2017年以来,汽车行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销量连年出现大幅跌落。受此次疫情影响和购买力下滑影响,汽车销售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针对探访的情况,记者昨日来到信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市汽车经销商商会党委书记余自锋介绍:“3月16日,我市汽车行业逐渐复工。复工后,百余家汽车经销商仍受到疫情很大程度的影响。3月16日至31日的半个月里,往年同期能卖70台左右的经销商,如今却是个位数。”
据了解,我市有130余家汽车经销商,包括汽车销售、配件、维修、洗车贴膜等行业,从业人员万余人。“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扶持或相应举措,许多经销商将面临兼并或退出的情况。”信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郑为国介绍,“目前,许多车企实行员工分批复工机制,在做好各区域消毒等各项防疫措施的同时,尽量将销售活动暂时由线下转至线上。面对疫情,对汽车产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在我们的团结下,早日迎来汽车市场的‘春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