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自打我结婚后,每年7月1日就与家人一起为岳父贺寿。哪知道岳父的真实生日不是这天,去年除夕之夜岳父才揭开这个谜底。

岳父名叫宋文彬,1932年出生在淮滨县赵集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八岁时母亲就抱病而去,父亲靠给一个酒坊烧酒拉扯着几个孩子,日子过得异常艰辛。1949年正月,息县解放了,解放区的新思想也慢慢地传播到了他那个偏僻的村庄。当时岳父只有17岁,读过几年小学,他和村里几个年轻人都心生萌动,铁了心要参加革命,去当共产党的兵。临行前身无分文的他只好去找大姐借盘缠,大姐家也穷,一时拿不出钱,岳父就住在大姐家赖着等,最后大姐举全家之力给了他一块银元。他怀揣着一块银元,徒步走了两天,终于和小伙伴们到了息县县城,经过几番打听,得知息县工农培训班正在招学员,同去的几个伙伴都报上了名,他因为年龄小被拒之门外。

眼睁睁地看着同去的伙伴分了班、发了碗筷、进了教室,岳父情急之下谎称自己虽然个头小可也已经二十岁了,招生老师问他二十岁属啥?他当时傻了眼。就这样他还是死也不回,白天去食堂吃饭,他就用别人吃过的碗去盛饭,夜里睡觉就蹭在别人床边。几天过去了,时任班主任倪静兰看他一股执着的劲,勉强同意岳父入了班。

时值1949年6月,麦收时节,酷热难耐,岳父虽然有了吃饭的工具,但穿衣成了问题,他离家时只穿了一套单衣单裤和一双布鞋,衣服一天不洗就异味难闻,怎么洗呢?岳父就想了个点子,趁别人午睡时洗上衣,夜里再用上衣裹着下身洗裤子,第二天裤子干不干也得往身上穿;布鞋也毁得快,没几天就破得只能用细麻绳缠着穿,最后布鞋都变成了草鞋。到了7月份培训班结业,岳父被分配到了息县公安局,刚入职的他穿着公安制服,住着集体宿舍,带着配发的手枪,恨不得睡觉都能笑醒!

1950年,岳父调到潢川行署公安处任便衣侦查员,为破获一起抢粮的案子,组织上决定让岳父打入抢粮团伙内部充当卧底。 为把这场戏演得真实,在公捕大会上,岳父被宣布为反革命分子,并与几个抢粮的罪犯关在一个牢里,通过与该团伙人员交流,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岳父完成卧底任务后被放了出来,为掩人耳目,他的公开身份成了一个社会闲散人员,回到老家见了父亲也不能讲实情,父亲见儿子沦落成了一个罪犯,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岳父的先前亲事也因为这事黄了,因为女方的哥哥是村里的民兵连长,他们不能容忍妹妹嫁给一个渣男。好在岳父后来牵手了我的岳母史法英,当时的一位美丽而且多才多艺的师范生,才赢得幸福生活。1952年,岳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岳父从1949年7月在息县公安局任警员,1950年12月在潢川公安处当便衣,到1973年任淮滨县公安局副局长、教导员,1993年享受副县级离休干部待遇。历经公安、教育等多个工作岗位,每个岗位都离不开党的关怀和培养。由于岳父出身贫穷,从小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因此,解放后他就把自己的生日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天。

追忆特殊的岁月,岳父特别感慨。他告诫子女们,要懂得感恩,共产党让他们那一代人改变了贫穷的命运,特殊的生日是为了表达对党的永远感激之情。要保持淡定,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愉快地服从党组织的决定,踏实做好份内的工作,不患得患失,这样对工作和身体都有益。要时刻自律,私心太重,害人害己,共产党人要遵守党的规矩。

除夕的春晚节目接近尾声,岳父的讲述也告一段落。我们由衷感慨,像岳父这样的离休干部逐年都在减少,但是他们爱党、护党、为党的精神我们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