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曾经有段时间,有关中国游客在境外涂写“到此一游”的新闻,引发了全社会对国民陋习的大讨论,网络上铺天盖地满是对当事人的指责之声。

其实我们的古人也喜欢书写“到此一游”,且故事很多,不少还颇有些让人津津乐道的轶事。

古时的题壁与今人的“到此一游”颇为相近,墙壁、山石、碑阴、石础甚至客人家的木几,都是文人们随意刻画的场所。早先,国人对此行为大多数时侯是很宽容的,比如陆游、唐婉的《钗头凤》原先便是题写在沈园的墙壁上的,几十年后,沈园转手卖给了姓许人家,主人还很细心地用竹木栅栏将其保护起来。阅读题跋也是古人旅行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苏轼会有“游汤泉,览留题百余篇”,陈师道也在《登凤凰山怀子膽》中说:“朱阑行遍花问路,看尽当年题壁处。”古代文人要是发现有熟人题壁,多半都要和诗一首。

古人们常常借此表达心情,最著名的一则轶事当属唐代的王播,他年轻时因家庭贫贱,曾寄食于寺庙里苦读,受到过寺僧的冷遇,寺僧故意将饭前鸣钟改为饭后敲钟,王播听到钟声后,经常发现饭菜已经被吃光了。王播羞愤难当,于是便在寺壁上题下了“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两句。后来王播经常以此自励,多年后终于腾达,出任为淮南节度使。他重抵扬州时,见到自己的昔日所题已被寺僧恭敬地罩上了昂贵的碧纱,心中无比感慨,遂又题下了“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两句续于其后。王播毕竟是风雅之士,可世上并不是人人都有他那样的涵养的。

宋代鄱阳诗人余俦拜访住在上饶水南街的韩淲时,老韩半天不现身,余诗人心情大坏,于是写了两首诗在韩府的大门口,愤然拂袖而去。似乎古人遇到不忿之事都要借“到此一游”骂一骂。还有个古代妇女,她的老公路过洞庭时不幸溺水身亡,那个时代流行“臣不事二主,女不事二夫”,孩子小,离家又远,盘缠也很少,真是要怎么悲怆有怎么悲怆,于是她在黄连步接官亭题诗一首:“故里萧条一望间,此身飘泊叹空还。感时有恨无人说,愁敛双蛾对暮山。”瞧古代一个女人写的诗,都比如今许多“到此一游”强太多了。

不写诗、光题字以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的古人也不少,但他们至少一手书法很漂亮。比如朱熹老先生到泉州登百丈岩,就写了个“梦”字在上头,前些年才被人发现,其字获赞不绝。可见题诗题字这种事,在文人或书法家那里就是艺术行为,而对于普通人则就是行为艺术了。

古人还有一种爱好,就是出游时集体题壁。南宋时,在桂林当官的江西人就曾在城东的灵剑溪畔弹子岩上集体题名:江西乡人同仕于广右者十有二:李蹊成叔、郭有凭充诚、潘修文叔、李石韫玉、徐梦莘商老、王曝季文、张坦明仲、蔡诜子羽、陈公曝师宋、魏沐熏父、王思咏咏之、孟浩养直。淳熙重光赤奋若仲秋中瀚,讲乡会于湘南楼,过弹子岩题石。

一个老乡们的聚会,因为题石留墨而成了一场文化盛会,后来被收入《桂胜》一书中,成了千古雅事。如此的题壁,人们怎能不爱呢?

今人到处书写“到此一游”,一没有古时的那种人文环境,无人应和或赞美。二没有一手好书法或好诗文,三没有书写在合适的地方,所以这样的“到此一游”只会是令人生厌,想一想又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