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无非

春光明媚,草长莺飞,蛰伏一冬的天地万物,在这暖气融融的时刻苏醒了,探头伸肢,抽枝发芽,扑入春天的怀抱,广袤的大地一派花红叶绿,莺歌燕舞。良日佳时,赏春踏青古已有之,只是古代的劳动人民不像士大夫那样有“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的闲情逸致,而是和劳动紧密结合一起,背篓荷锄,兴高采烈走向山野,一边赏景,一边采撷,这在《诗经》中屡见不鲜。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看,村姑们在山谷中割着柔蔓绵长的葛藤,四周绿草茵茵,小黄雀儿在丛生的灌木中飞起落下,肆意鸣啼,是多么惬意的事。干体力活的农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知了自然,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智慧,懂得利用大地馈赠的一草一木,割下葛茎煮过,纤维可织成粗细不同的葛布,解决全家的衣着,自己动手获得劳动成果,真是穿不厌啊!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芣苢,既为车前草,多生长在道边车辙旁,半椭半尖的绿叶像掌,一片片贴着地皮。初春的车前草可当野菜食用,能干的农家姐妹们岂能放过?相约采摘去,说些俏皮话私房话,有多开心!最终手嘴并用,这边唱来那边和,摘掐捋拾,干得飞快,不大一会儿,衣襟就兜满了。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莫,羊蹄菜也,茎矮叶展,状如羊蹄。一位村姑在汾水边采菜,恰好不远一位小伙也在采撷,小伙英俊的容貌和勤恳的劳作使她一见钟情。后来采桑采药,她都见到倾慕之人,相比之下,她觉得地位卑贱的农家小伙比那些好逸恶劳的贵族官儿,不知要美上多少倍,劳动取得生活所需,也收获爱情。

同是采春,并不都是快乐愉悦,还夹杂着其他感情因素,这才体现完整的百姓生活和情感世界。“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弯曲翘首的野蕨菜,勾起了采蕨农妇对远方夫君的思念,甚至愁绪满腔。这位农妇无疑心态是好的,回想过去与夫君的相聚,很快转忧为安,这比“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而无心摘采的农妇想得开。同样的还有“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岁亦忧止”。只不过诗中换成戍边的男性,一把把采着野豌豆嫩苗做给养,艰苦单调的边地生活更思乡心切,然使命在身,岂能擅自脱逃?

祖先们有大智慧,在长期的采撷劳动中,发现药食同源,许多野菜还有药用功能,这在明代郎中李时珍著述的《本草纲目》得到确认。葛根:“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车前草:“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野蕨菜:“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藏器补五脏不足,气雍经络筋骨间,毒气”,根烧成灰油调之,还可敷治蛇虫伤。野豌豆:“久食不饥,调中。利大小肠。藏器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补肾调经,祛痰止咳。艾叶:“灸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好药。

《诗经》无疑是一本读之受益匪浅的人文教科书,通过采撷展现了自然美、劳动美和音律美,毫不掩饰它所推崇的价值取向,不仅赋予后人以精神享受,还传输了不少生活经验及医药常识,诚如马克思语:“只有劳动者才能创造美并真正感受美。”春天来了,踏足野外吧,跟着《诗经》去采撷,体验祖先苦中求乐、勤于探索的精神,对人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