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赵雪峰 李海
“平桥区明港镇作为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将率先垂范,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全市‘一市一区三枢纽’发展战略。”昨日,市人大代表、明港镇镇长刘光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结合明港镇的实际情况,刘光金代表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该镇的社会经济建设融入到全市“一市一区三枢纽”发展战略之中。
科学谋划、主动作为。明港镇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即定位为豫南综合性工业基地、区域性物流商贸集散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立体交通枢纽。在城市布局上,按照“一轴两廊五区”的发展思路,有序推进,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创新产业集群,调整规划布局,将铁路以东明港航空港经济区调整划入集聚区,实现集聚区“一区两园”布局,西边传统工业园重点发展冶金和装备制造传统产业,东边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仓储物流业、高端制造业和通用航空业,打造集聚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思路、突出重点。2014年7月,明港镇会同市民航局委托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编制了《明港镇产业发展规划》和《明港镇航空港经济区发展规划》,同时邀请了国家和省内的专家学者对明港产业集聚区暨明港机场经济区产业发展进行了评审,助力信阳“一市一区三枢纽”建设。
刘光金告诉记者,在围绕明港机场“做文章”的同时,明港镇将强力发展钢铁产品的关联企业、航空关联企业和物流、快递企业;围绕冶金及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涵盖钢铁精深加工上下游产业的产业链;结合钢铁工业副产品、工业废料利用开发,发展钢铁制品建材工业;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加强与周边企业合作,培育装备制造业,发展交通标准件产业园。
加大力度、统筹发展。“十二五”期间,明港镇围绕集聚区现有物流产业,开展帮扶培育活动,促进现有物流产业做大做强;围绕航空港经济区,做好物流基础设施配套,预留物流仓储发展空间,积极与国内各大型仓储物流公司、各地物流协会商会对接,争取物流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