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赵雪峰 韩浩 通讯员 吴高飞
“《政府工作报告》对‘一市一区三枢纽’的战略定位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人大代表、淮滨县县委书记、县长曾辉如是说。
展望未来,曾辉说:“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提出建设水景生态园林城市、大别山信阳淮滨港经济综合示范区、河南轻纺服装加工基地、中原食品加工研发基地、内陆船舶制造维修基地的‘一城一区三基地’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将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落实‘一市一区三枢纽’战略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谈到具体工作,曾辉表示,淮滨县将重点在争创“四大优势”上下功夫:一是厚植区位优势。围绕打造“水景生态园林城市”,认真谋划大别山信阳淮滨港经济综合示范区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淮河淮滨港是河南省最大的内河港口,淮滨县立足这一独特优势,正积极申报“淮滨县内河水运口岸”项目,希望将该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作为省市级重点项目加以推进;同时希望加快推进“淮河淮滨公铁水一体化物流港”项目建设,扶持港口建设和铁路建设。二是厚植产业优势。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全力推动“三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两大战略支撑产业,做优做精船舶制造、白酒酿造两大传统优势产业,打响中国优质弱筋小麦第一县品牌,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厚植载体优势。发挥产业集聚区、造船园区、商务中心区、淮河文化园区、洪河湾现代农业园区等发展载体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平台作用和吸引投资、吸纳就业的洼地效应,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就业增加、人口转移、产城融合的新格局。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抓好投资10亿元的城乡信息化产业园建设,打造线下实体与线上网点双通路立体销售平台。四是厚植生态优势。淮滨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省级园林县城,面临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要充分利用淮河、东西湖、淮南湿地等系列生态资源,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淮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