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家银 甘东超 姜 明)“感谢你们的救助,这下我们老两口可以安心过个好年了!”2月11日,阴历小年,当光山县城关镇同心村前湾村民易光华从光山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峰手中接到救助金和米、面、油、棉服等救助物品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做梦都没想到,作为一名犯罪嫌疑人,自己不但没有受到检察官的丝毫歧视,反而得到了他们的真诚救助。
2014年12月5日下午4时许,在光山县城关镇书教巷,李传与邻居易光华因琐事发生争吵,进而两人发生厮打后双方受伤入院,后经法医鉴定:李传的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易光华的损伤程度属轻微伤。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在办案中了解到,易光华没有收入来源,平时靠打一些零工为生,家中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而其妻因瘫痪常年卧病在床,还患有脑血栓、心脏病等疾病,平时都是易光华在精心照料,为了给妻子看病,易光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这次犯罪是因为邻里一点小纠纷引起,他此前无劣迹,犯罪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尤其在妻子患病时不但不离不弃,还能不遗余力地借钱为其看病。
承办人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向公诉科长和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领导一致认为:刑事救助不光是只针对被害人,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适用,这样对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积极作用。易光华的犯罪行为属于邻里纠纷,且被害人也有过错,易光华也被打成轻微伤,其平时表现较好,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又无收入来源,符合刑事救助规定。于是,院领导一边安排援助款物发放,一边督促承办人联系办案法官共同促成当事人和解,争取从宽处罚。
望着易光华家徒四壁的境况,刘峰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一定要注意身体,以后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冲动,要用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不要再干违法犯罪之事。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易光华听完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劲儿地向检察官鞠躬,不停地说着:感谢检察官让我找回了生活的希望,谢谢,谢谢!并当场表示今后一定不辜负检察官的希望和爱心,一定要遵纪守法,安度晚年。他一旁瘫痪在床的妻子也感动地含泪称谢。
据悉,近年来,光山县检察院公诉科坚持执法为民和人性化办案,积极探索帮助特殊群体、服务社会的新方法、新途径,已救助特殊群体8人,刑事和解社会矛盾纠纷30余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