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乔新江
信阳地处南北气候带的过渡地带,大别山横贯信阳南部,淮河横穿信阳北部,一南一北两大天然“生态屏障”,造就了信阳良好的生态。信阳森林覆盖率达到34.4%,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0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9个,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信阳有922座水库,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可以说,生态优势是信阳的突出优势。
信阳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三大产业结构总体还不够合理。同时,信阳的城镇化率为39.7%,远低于同期河南43.8%和全国53.7%的平均水平。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高标准定位,狠抓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个载体,提高工业化程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并走出一条低碳生态的发展道路。
去年,信阳率先颁布了环保负面清单,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企业的进入;限期拆除中心城区燃煤锅炉,强制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4782辆,搬迁南湾湖边700多家规模化养猪场。2014年,信阳全年优良天数再次超过300天,入选国家卫生城市公示名单,并连续六次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目前,信阳各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良好,这将有力支撑生态、低碳信阳的建设。
今后,信阳将会坚持不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把信阳打造成河南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双赢。
(本报记者 程 成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