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宪余

石山口水库位于罗山县城西南33公里,处于淮河水系竹竿河支流小潢河的上游,控制流域面积306平方公里,兴利库容1.69亿立方米、总库容3.72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殖、发电、城镇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水库兴建于1959年,2006年4月开工实施除险加固工程、2011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水库保护着下游20万人、8万亩耕地以及罗山县城、312国道、宁西铁路、沪陕高速、沪兰新光缆干线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石山口水库所属石山口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1万亩、实灌26万亩,由4条干渠、21条支渠、267条斗渠、3座中小型拦河枢纽、4座小型一类水库、1座水轮泵站、7处电灌站等组成,渠道总长679公里,控制面积421平方公里,为罗山县中北部8个乡镇、82个行政村以及罗山县城供水,受益人口28.2万人。

石山口水库管理局荣获2012年度、2014年度“河南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2013年度“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扎实开展防汛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防汛抗旱工作方针,不断提高防汛工作能力。2009年年底,该局实施完成石山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消除了病险隐患,提高了防洪标准,改善了工程环境。2010年建成石山口水库视频会商系统,强化了防汛非工程措施,实现了监测自动化,通讯现代化。每年从3月中旬开始,以全面深入开展工程安全隐患大排查为起点,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汛期,严格执行防汛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加强工程巡查,做好雨水情测报预报,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运用计划,科学调度,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在汛后工程大检查的基础上,规范项目建管,确保工程完好、可持续利用。

有序开展灌溉工作

该局围绕石山口灌区粮食增产、农业丰收,有序开展抗旱灌溉工作,服务灌区“三农”发展。2009年以来,每年灌溉供水约7000万立方米,全面满足了灌区农业和生活、生态用水,充分发挥了大型水利工程在抗旱夺丰收中的骨干作用,为实现灌区粮食“九连增”、罗山县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提供了可靠的水利支撑。

高标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008年以来,该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两亿多元,高标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石山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先后获得2009年度河南省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2010年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先进集体、水利部2010年度治淮文明建设工地、河南省水利优质工程等荣誉。灌区工程投入使用后,灌溉面积改善15.3万亩、新增2.1万亩、恢复5.05万亩,提高了水利用效率和效益,灌区在服务“三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和能力明显增强。

加强工程建后管理

2008年完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实行管养分离,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出水库发展新的活力。2009年、2010年该局开展学习创新活动,大兴学习之风,提高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近年来,通过学习提高,该局先后有7人通过工程师资格评审、1人通过经济师资格考试、3人通过考试取得技师资格。

在水利工程管理实践中,该局对照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结合新工程、新设备的实际,制定和完善了36项工程管理制度、13项机关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在2009年通过河南省“三级”认证,2012年成为河南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013年,制定了《石山口灌区小水库管理办法》,对全局安全生产资料整编和现场管理进行了标准化自查整改。今年以来,全局上下在巩固工程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已积极做好申报“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各项准备工作。

大力开展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该局参赛选手在2009年全省水利系统“闸门运行工”技能竞赛上进入前十名、在2010年全市水利系统“五湖杯”职工登山运动会上赢得“精神文明奖”、在2012年全市“泵站运行工”技能比赛上夺得第二名。2013年,该局成功举办了“五湖杯”职工登山运动会,扛回了“市级文明单位”的牌子。

持续推动库区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10年的努力,石山口水库管理局已全面完成了局属1座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库面貌焕然一新。石山口水库已成为县内外群众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石山口水库是罗山县人民的大水缸,库区完整保留了原生态风貌,是展示罗山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最佳名片。

今后,该局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实现县城居民生活取水口前移,同时,推动九龙河向石山口水库供水项目规划,积极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水库工程管理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库区周边环境治理,对水库及其周边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及时监测,考虑基于生态环境的水库调度运用方式,保持原生态养鱼,切实维护水库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