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0年7月到梁冲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

入村后的第一课,就是到农民中间去。见到人家,我就走进去,拉家常、问情况;见到三三两两的人群,就主动凑上去,蹲下来跟他们聊天,说生产和生活上的事情。

我记得村里有个叫张海坤的老党员跟我说:“当年,老百姓为啥要跟着咱共产党闹革命?因为,咱共产党是给老百姓打天下的。现在,要想叫群众拥护,就得把老百姓当亲人,诚心诚意地给他们办好事儿、办实事儿,帮他们致富。”他的话,让我找到了联系群众的路径和方法。

至今,全村277户,我已经走访了250多户;全村1160多口人,我拜见了970多人。我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先后协调了8000斤面粉、200升食用油、100床棉被和两万多元救济款,先后看望了200多个困难户和贫困党员。

根据村民的要求,我从村里“四难”开始,带领村两委班子,依靠广大群众,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尝试着为群众办好一件一件实事、破解一个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用水难,我协调水利部门为村里批了66万元修渠资金,修建了5700多米长的灌溉渠;接着,又协调30多万元资金,用来打旱井;目前,争取到的70多万元饮水安全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为了解决用电难,我争取有关方面支持,为村里更换了两台大容量变压器,并协调相关部门把这个村确定为电气化升级改造村。到2011年10月底,这些项目全部完成。

为了解决行路难,在两年时间里,省交通厅、省扶贫办和地方政府支持了200多万元修路资金,把全村的道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

为了解决就医难,我们争取到了禹州市2011年农村医疗所建设项目,并筹集到10多万元的资金,建成了一个标准化医疗室。

对于这个村子来说,不光是要“输血”,更重要的是帮助增强“造血”功能。于是,我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上下了大功夫。先是协调26万元资金,对村部进行了维修改造,完善了两委班子规章制度,吸收了3名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为村支部的发展储备后备力量。我曾经带着村支书,到安徽小岗村、江苏华西村等地学习考察。平时,我采用以会代训和现身说法,随时与村支书、村主任,还有班子其他成员协调沟通,商量事情,督促工作和项目的落实。

对于村民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致富。为此,我带领村两委班子规划产业发展。从省城请来专家为村民举办培训班,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户一业”项目,搞红薯粉加工和规范化养殖。群众有了致富门路,一门心思奔小康。村民的心气顺了,新建了文化大舞台、篮球场、农村书屋,恢复了村里的曲剧团,组建了腰鼓队,道路两旁绿化了,环境整治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少爷们开开心心地奔着小康生活。

多好的群众啊,在他们中间,我就像种子回到了土地。

此时此刻,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些当干部的,要经常到群众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