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 明)若问市民装修过程中最担忧什么,估计一半以上的人会回答:担心装修公司乱加价,装修核算价与合同预算价差出一大截,业主“哑巴吃黄连”;害怕装修后出现问题,找装修公司维修时对方一拖再拖;害怕家具货不对板,想找卖场退货、赔偿太难。

近日起,《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国内贸易标准实施,对装修公司加价幅度、装修包修期、家居售后问题三大家居黑幕均有明确规定。业界认为该标准将扼住家居行业上述顽疾,成为规范行业经营服务、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家居家装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有力新武器。

《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国内贸易标准9月起实施。在“通用要求”部分,主要提出有关资质条件、营销管理的要求,从企业资质、展厅和门店设置、商品的明码标价和承诺方面,及时解决顾客投诉、做好社会公益活动要求,及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品牌和服务评价方面的内容。

“家居销售”部分,主要从销售商的质量保证、建立赔付制度、与供应商共同承担责任,以及家居用品制造商从服务承诺、定制测量、商品说明等方面提出规范化要求。

“家居装饰服务”部分,则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从消费者切身利益出发对家居装饰装修的过程提出要求,其中包括家装行业前期服务阶段、项目管理和工程施工规范、验收交付和售后服务规范,明确了有关的设计、合同约定、项目收费、质保期、环保验收、售后服务等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