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精神是红色文化传承,是鄂豫皖革命老区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斗争实践中铸就的不朽精神。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里,豫东南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开辟,金刚台革命斗争之所以红旗不倒,刘邓大军之所以能在这里开辟新区,革命力量之所以能够在敌人的“围剿”下由弱到强,这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老区人民,离不开大别山。商城地处大别山腹地,在这期间,英勇的商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发生了商城起义、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开创、坚持两年根据地斗争、三年游击战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伟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斗争历史,不仅开创了人民的千秋大业,而且培育形成了商城崇高特有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属于伟大的大别山精神的一部分。

一、不怕牺牲,是商城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在鄂豫皖革命斗争形势及其严峻的时刻,商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连续举行了两次英勇的武装起义,勇敢地向国民党反动派先后打响了“大荒坡起义”和“商城起义”的枪声。1928年3月18日,商城、潢川、固始三县交界处的“大荒坡起义”虽然失利,但它揭开了豫东南武装斗争的序幕,沉重地打击了反动势力,对当时被迫转移活动于木兰山和柴山保的革命力量作了有力的策应,为后来商城县南部丁家埠的“商城起义”成功作了宝贵的探索和积累。1929年5月6日,“商城起义”一举成功,为党创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皖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城起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它的成功正是商城人民不怕牺牲,关键时刻勇于站在革命斗争最前列。商城民歌改编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中唱的“站在革命第一线,不怕牺牲冲上前”是对商城人民革命精神的真实生动写照。

二、信念坚定,是商城革命斗争“红旗不倒”的支撑

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反四次围剿失利,主力西征川陕,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又奉中共中央命令长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留下的红军部队与地方武装再次重组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和金刚台地区革命斗争。商城人民在中共商南县委的领导下,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县委带领着一、二路赤城游击师、商南和商北游击大队、金刚台妇女排坚持战斗在金刚台,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斗志昂扬,坚持斗争,为商城人民革命斗争赢得了党中央“红旗不倒”的崇高赞誉。

商城人民坚定的革命信念,更突出、更有特点的表现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前仆后继跟党走。坚定的革命信念,是党领导商城人民坚持金刚台革命斗争的精神支撑。

三、军民一心,是商城革命斗争胜利的基础

在革命战争年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从建军那天起就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好传统,商城人民拥军更是蔚然成风。

豫东南的红三十二师是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开辟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初期,部队始终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强敌不断的进攻、围剿中生存、斗争、发展,并取得胜利。当时部队有《红军纪律歌》:红军纪律最严明,行动听命令,打土豪财产要缴公,不得胡乱行。讲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个个要相亲。1929年12月25日,红三十二师解放商城,这是红军解放河南省第一座县城。红军部队进城军纪处处从严,对贫苦群众秋毫无犯,人民群众从红军的行动和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中得到了正确答案。

四、清正廉明,是商城革命斗争成功的根本

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豫东南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党风廉政建设,使得红军部队、各级苏维埃政府风清气正,各级党组织和红军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在人民群众中有崇高的地位。

豫东南苏区的党对各级苏维埃干部监督严密,对各级苏维埃干部要求甚严。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领导苏区各级党组织一方面与敌人进行军事斗争,一方面加强党的建设,苏维埃政府办事清正廉明,深受群众信赖和拥护,群众由衷维护革命政权。在金刚台3年游击战争中,敌人大修碉堡网、广设封锁线、强化保甲,对游击区分割封锁,留在根据地的军民生活极端困苦,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粮送盐,保护伤病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