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性热、味甘,是适宜于冬季进补及补阳的佳品。羊肉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涮、炖、烤、蒸、炒这几种,全国各地以羊肉为主要食材的菜品,光听名字就能让人垂涎三尺:新疆的羊肉饺子、重庆的羊肉火锅、广东的羊肉人参汤,还有最家常的萝卜炖羊肉、红烧羊肉等。如今,牛肉价格居高不下,就连信阳人爱吃的牛肉胡辣汤也是“涨声”响起,而各大超市中出售的羊排却是经济实惠,秋冬时节,不妨选购一些羊肉作为主要食材。清道光年间,诗人杨静亭有诗曰:“严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得醉烧刀。”

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历来被用做壮阳的佳品。据分析,每百克羊肉含蛋白质13.3克,脂肪34.6克,碳水化合物0.7克,钙11毫克,磷129毫克,铁2.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A、烟酸等。祖国医学认为其性味甘温,入脾肾经,有益补气补虚、温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于虚痨羸瘦、腰膝酸痛、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等病症的治疗,是一种滋补强壮药。《本草纲目》载其功用“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恶冷、五劳七伤。”金人李果说:羊肉有型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益阳生则阴长也。”隋朝名医巢元方诊治麻大总管只病曰“风入腠理,病有胸臆,须羊肉蒸熟掺药之则愈。”

提到吃羊肉,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涮羊肉”。而此美味的流传,却是和元世祖忽必烈有关。相传忽必烈在率军征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随军厨师马上宰羊剔肉,不料敌情突发,做“炖羊肉”来不及了,厨师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搅和就捞出来,放点调料送了上去。忽必烈饥不择食,吃罢迎敌并获全胜,还朝后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后赞口不绝,忽必烈赐名“涮羊肉”。

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比较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张继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