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南红玛瑙在人类玉石应用历史上一直就非常稀缺,这在历代传世的文物数量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一见记者面,许志存就直奔主题,谈起他喜爱的南红:“南红这种美不需要似曾相识,你总是被她的惊艳一眼吸引,然后再也挪不开步子,而深深地陶醉其中!在各类玉石中,我更喜欢南红那种惊艳之美!”

今年30岁的许志存年龄不算大,和玉石结缘的年限却并不算短,小时候他很喜欢树根、石头,也许是木石有缘,后来他喜欢自己磨制,在石头上刻印。在内蒙古上大学的那段时光,让他真正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东西。由于学校靠近赤峰巴林,那里产四大名石之一的巴林石,有临近东北的岫岩玉,还有非常出名的红山古玉文化,古董店非常多,一有空许志存就转这些店。大三要考研,他选的是所喜欢的玉器与文物鉴定专业,通过两年书面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2007年,他毕业分配到南京雨花石的产地六合县横梁镇,痴迷石头的他在双乳山那里捡了不少雨花石。由于家庭的原因,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很快他辞掉工作回到信阳,在信阳市西关租了个小店面,取名志存玉石,继续和玉石结缘。

“早在2009年,四川大凉山金阳县的一个石友,说当地田地里有一种红石头,觉得挺漂亮的,我当时让他给我拍照片,或者发几个标本过来,他没有太在意,我也没有多用心。2010年10月,他又给我说当地来了不少外地人,专门过来收这种红石头,而且价格涨得很快,一天一个价,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也开始捡或者挖这种红石头来卖,我当时就隐隐觉得情况不一样,迅速让朋友给我邮寄几个样品。由于大凉山交通很是闭塞,石头从邮寄到收到经历了半个月之久,终于收到大概15个样品,有点失望,全是黑色的土豆一样,外面一团黑,但是从个别破的开窗能看到红,好像是一种希望。于是我拿到切割机上去切割打磨,越磨越是不错,感觉这种红不同于一般的红,颜色艳丽纯正,这时候我就坚定了这个信念:投资南红!”许志存认为,南红的红具有惊艳之美,色水种俱佳,材料的稀缺性和出材率极低也使南红更为珍稀,加上南红的价位相对低于和田、翡翠,更主要的是南红有历史的支撑,作为稀少珍贵的宝玉石材料,历代南红玛瑙精品都被人所珍视。

“老南红传世甚少,市场流通以美珠为主,艺术性相对较低,投资价值也达到了极限。普通爱好者无从涉足,我有信心,也有决心让更多喜爱南红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南红之美。”采访中,许志存信心满怀:“这些年,虽说断断续续,但是我一直在和玉石打交道,也从未间断理论上的研究和实际上的考察,感觉做玉石如做人,坦荡磊落,正视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古代有一个职业是相玉师,本来是一个高深的职业,现在淡化了,其实我们都在相,相人、相玉、相己,只是浮华背后,我们静不下来,忙碌得忘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