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地锁,是一种安装在地面上的机械装置,用于抢占车位,所以也叫车位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如今,私家车已渐渐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然而,车虽好买,车位却难寻。许多市民因居住小区公共用地甚少,有了私家车,停车也就成了“问题”。有时,市民为了抢占车位,便在免费泊车的小区和停车场,为自己的私家车装上一把车位锁,以方便自己随时停车。然而,这样的做法,却在不经意间已经严重干扰到了小区其他居民的利益。
11月6日,家住市中心城区体彩广场附近小区的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们院里最近出现了不少车位锁,各式各样的车位锁隔三差五地“立”在地上,既不美观又影响了居民的正常通行。记者发现,该小区内的一些公共泊车区确实装上了地锁,离出入口越近的地方,安装的地锁越多。被安装的地锁多种多样,并且安装得也不很规则,有近有远,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了居民们的正常通行。业主胡女士向记者介绍,该小区已建成多年,最初建设时小区户型设计分为有车库和无车库两种,刚开始车少,所以没有这种情况,但随着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就出现了停车紧张的现象。“这些车主太自私了,只图自己方便,小区是大家的,但是空地和公共泊位却被他们占满了,这让我们的车还怎么停?”胡女士说道。
车主姚先生告诉记者,居民小区之所以出现停车难问题,关键在于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初期,就忽略了居民小区居民公共用地的多样性。所以,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应该从规划设计抓起,只有源头抓住了,才可能有效解决这些不应该出现的“停车难”、“健身难”等一系列难题。据业内人士称,房屋的公共面积是指建筑物主体内、户门以外可使用的面积,包括层高超过22米的单车库、设备层或技术层,室内外楼梯、楼梯悬挑平台、内外廊、门厅、电梯及机房、门斗、有柱雨篷、突出屋面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时,就应该考虑到居民的合法权益。
记者就此事向该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进行了了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里安全又方便,所以车主们都想把车停进来,但是我们小区占地面积小,空地本来就不多,所以能够提供的公共泊车位很有限。以前有不少业主向我们反映过装地锁的现象,我们也进行过管理,但是过不了多久就还会有人私自安装,这样的现象我们也只能尽力制止,从根本上还是难以解决。”
为此,记者呼吁,为了城市居民能有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请房地产开发商在规划设计时,能多考虑一点居民的生存环境,多一点“人文关怀”。同时,管理职能部门在审批时,对那些没有严格按照公共用地规划设计的房地产,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如果我们的房地产商都能考虑到居民的利益,如果我们的职能部门在监控时也能多考虑一些居民的利益,那么,我们的社区就会少出现这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