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峰 闰崇晖

就像《大学》里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信阳工业城,每天都在改变,一切都在变化。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片荒野变成一个美丽的产业集聚区,一张蓝图演绎为一幅生动的现实图景。呈几何裂变式发展的信阳工业城,见证着信阳崛起的步伐,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生机勃发、激情涌动的信阳工业城成了魅力信阳最美的风景。

信阳工业城属于丘陵地区,2004年成立之前,处处沟壑交错、秃土贫地,属于传统农区,辖区除一条312国道外,没有一条像样的平坦道路。面对如此薄弱的基础设施条件,信阳工业城党委一班人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建设的突破口。从2006年5月中环路正式开工到2008年4月东环路竣工,短短两年的时间,信阳工业城人共建成城市道路21条,道路通车里程数上升到100公里,在20多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有线电视管线等配套设施和土地平整基本到位,具备了承接大项目、大产业的条件,信阳本地一批重点企业纷至沓来。

“工业城仅是容纳项目的产业集聚区吗?”“规划上是不是应当注重与主城区、周边管理区等城市发展板块相融合,彰显现代化科技新城的特色?”“新型工业化如何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切实改变辖区群众的生活条件?”……信阳的决策者们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战略高度,超前的理念、开放的思维,来审视定位信阳工业城的未来。经过多次研究和实地调研以及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一次次的观念碰撞、思想交锋之后,工业城轮廓渐渐清晰。

2010年,随着电子产业园的建设拉开大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被迅速确立,信阳工业城着力打造高新产业精品荟萃区、宜商宜居的首善之区,突出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形象。两年来,在对沿海产业转移机遇的敏锐把握和对城市空间的成功扩展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一批决定着城市长远发展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先后上马。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