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作为公共设施,人行道是专供行人通行的道路。但是,日常所见却不尽然。比如商铺经营者占道经营、小贩在人行道上兜售商品、机动车在人行道上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时常发生。这不仅破坏了交通秩序,侵害了行人的路权,而且影响了市容,践踏了“人道”。

按理说,我市现在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正如老百姓所说,“六城联创”搞得好,信阳越来越美好。老城新,新区靓;马路宽,有行道;规划细,有秩序;讲文明,有礼仪……但是,就有那么一些人,不讲规矩不讲文明,为图自己的小私利,随意占道搞“经营”,为了自己的“小方便”,乱停乱放“挤”行人。其结果是搞乱了城市秩序,破坏了城市文明。君不见,人行道成了“霸道”车道——大车、小车、三轮车,横七竖八乱停乱放;本来专供步行的人行道,到处都是南来北往的摩托车、电动车,甚至是小汽车在人行道上横冲直闯;人行道成了“风水宝地”——菜摊摆到了马路上,人行道成了菜市场,休闲区摆起了大排档,大马路成了停车场,盲人道拦起“一堵墙”……如此这般,这些人是方便了,可是行人就非常不方便了。如果人人都像他们这样不守规矩,那么,人行道还有没有“人道”?我们这座秀美城市的文明形象还从何谈起?

顾名思义,人行道就是人行走的道路。既然是人走的道路,就应该以人为本。我们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搞了那么长时间的“六城联创”,就是为了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幸福的人居坏境。而城市人行道的规划设计,要体现“人道”的要义,否则,留出那么多空地作为人行的道路,还有何意义?要知道,在一个文明、有序的城市里,需要市民文明经商、文明作为,否则,就会影响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需要顺畅的道路,需要市民文明停车,否则,就会给我们的交通带来不便。更严重的是,人行道的秩序混乱,事关百姓生活和谐,事关城市的和谐发展,事关一个城市的形象,更事关一个城市的品位和魅力。

可见,人行道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事关整座城市市民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城市的管理者,在对人行道的宽窄设计时,必须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把对人行道的管理也能像对机动车道的管理那样严格,还道于民,真正体现出城市人行道的人道意义,体现出对市民最人性化的关怀。同时,在参与城市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个市民也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争做文明商人,争当文明市民,在人行道上播下一粒粒“人道”的种子,让整个城市绽放出以人为本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