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一排排电脑前坐着一个个稚气未消的孩子,他们头戴耳机手握鼠标正在熟练地玩着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有的一个座位上还坐了两个孩子一起玩;整个网吧四五十台电脑,基本上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在玩,而且大都是打打杀杀之类的网络游戏;阴暗的屋子里,许多学生都背着书包在里面上网玩游戏(见《信阳日报》6月21日民生版)……想必这种现象不只是让笔者触目惊心,每一个为人父母者乃至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痛心疾首。原因就是这些网吧主实在太黑心,竟然把“黑手”伸向未成年人。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之所以沉重,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未成年人意味着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和希望,意味着是建设祖国的下一任栋梁。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大而言之,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小而言之,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就是这么一个意义重大的简单常识,那些黑心网吧主却无动于衷、我行我素。这除了网吧主道德正义丧失之后的利益驱动之外,有关管理部门是否也应该反思自身——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而不能令行禁止?为什么“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形同虚设?执法者到底有没有尽到监管的职责?如果说尽职尽责了,起码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就在记者报道此消息之后,这些黑心网吧的管理部门就马上在媒体上进行“澄清”,说什么成立领导小组,主管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联合行动,今年以来共专项治理20余次,成效多多等。如此大力整治,黑心网吧还乱象丛生,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话题。之所以痛心,因为它已经泛滥为一种普遍现象。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大约有网吧20多万家,无证经营的占一半左右。而进网吧的大学生、中小学生约占70%,学校周边地区可达90%,热衷聊天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35%。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和让人痛心的事实。难怪打开电脑搜寻此类信息,立即跳出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令人目不暇接的相关内容,其中大多是对网吧主赚取未成年人“黑心钱”的揭露和批判,所有人都在网上呼吁“救救孩子”。是该考虑如何“救救孩子”了。毕竟,这害的不只是一个孩子,长此以往,有可能害的是整整一代人。因为,长期沉迷网络游戏和接受网络不良信息,不但会让孩子荒废学业,而且会染上许多不良习气,丧失健康的意志,甚至会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
有鉴于此,仅仅口诛笔伐是远远不够的,试图要黑心网吧主良心发现也是渺茫的,真正要“救救孩子”,除了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管理之外,关键还在于相关执法部门有德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