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信阳市分行自2006年开办农业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以来,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基本职责,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立足信阳实际,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功能,有力支持了辖区农业小微企业的发展。截至2011年末,累计营销农业小微企业48家,发放贷款45亿元,贷款余额9.3亿元,占农发行贷款总额的10.1%,贷款覆盖了全市10个县(区),经培育有3户发展壮大成国家级龙头企业、18户壮大成为省级龙头企业。重点支持了我市粮油加工、畜牧禽业养殖加工、水产品加工、茶叶加工、林木种植、仓储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等多个产业,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新特色,促进了我市粮食增产增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战略定位,目标管理,精细服务,提升信贷支农形象

一是制定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战略。综合信阳经济环境,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加快科技创新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融资难、劳动力成本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又制约着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针对以上情况,市农发行高度重视,深入调研,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列入议事日程,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根据产业分布特点,找准支持切入点,依据区域特色选择贷款对象。将涉农小微企业相对集中活跃的县区作为营销重点,把具有区域特色、产业化经营和产业聚集的小微企业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将符合条件,潜在的或暂不成熟的小企业列入项目库,逐户建立档案,指定客户经理进行跟踪、培育、动态管理。建立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责权统一原则,制定专门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定期对扶持小企业贷款情况进行评估,将高管人员及信贷人员的业绩同支持农业小企业发展挂钩,突出对信贷人员的正向激励,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培训机制。依据农发行信贷政策,结合我市小微企业发展状况,每年对辖内客户经理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客户经理业务素质,增强客户经理开拓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提升客户经理营销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

二是优化贷款业务流程。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减少对企业财务报表等硬信息的过分依赖,注重现场调查和收集企业非财务信息和软信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必要时把借款企业和经营者家庭合并进行信用分析,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尽量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切实提高办贷效率。对于产品有市场、效益好、讲信用、还贷有保障的优质客户,实行市、县两级行联合调查方式,以减少信贷审批程序和环节;对中小企业续贷或第二次抵(质)押时,抵(质)押物采取银行内部评估,减少评估费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信用档案,根据信誉程度,有区别的开展续贷业务。

三是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问题。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市农发行积极探索创新担保方式。第一,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的原则,运用新《物权法》规定的多种适合农业小企业的担保方式,在确定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切实解决农业小企业融资难题。第二,积极采用企业主、企业法人代表或主要个人股东以其个人财产抵(质)押或提供保证的担保方式。第三,实行企业机器设备动产抵押,扩大抵质押物范围。第四,加强与社会专业担保机构合作。

四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详细了解其发展规划和信贷需求。通过双向交流,相互沟通,结成合作伙伴。积极为小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延伸服务等多元化服务,为企业传送市场行情、国家产业政策,提供投资决策、财务管理等咨询服务,努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推行限时服务,明确服务时限,贷与不贷及时进行回复,以适应小微企业贷款金额小、笔数多、时效性强的特点。

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培育特色,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2012年,市农发行按照银监会的有关要求,继续强化服务,明确重点,优化结构,有效促进农业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稳健发展。

一是合理布局,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围绕区域性特色产业,依据政府导向和行业发展规划,搞好调查摸底,进一步摸清全市农业小微企业现状、经营特点和规律,选好入库项目。

二是因企制宜,助推小微企业做强做大。根据农业小微企业的特点,在贷款营销中,采取一企一策、量体裁衣的方法,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制定完善准入标准,积极维护好现有优质客户。重点培育和支持辐射面广、经营效益好、发展潜力大、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名、优、特、新的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

三是完善机制,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方面,建立以差异化和精细化管理为特点的小微企业贷后服务与管理体系。落实双人管理制度,强化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建立贷后检查、贷后监测分析制度,实行贷款风险预警分析,落实贷后管理责任制,建立贷款企业退出机制。另一方面,针对涉农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融资难等特点,积极探索扶持涉农小微企业的新方式、新途径,对小微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不断简化信贷审批手续,提高办贷效率,满足小微企业贷款“短、频、快、急”的需求。

四是阳光服务,打造政策信贷支农品牌。实行信贷业务公开透明,不附加额外条件,信贷人员严格遵守“八不准”规定,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专业信贷服务,让小微企业客户可以放心便利使用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