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浉河区位于信阳市中心城区,占据交通、区位优势,招商引资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浉河区委统战部秉持“和合统战、经济统战、文化统战”的理念,对内增强本领,对外联强企业,在招商引资的舞台上内外同竞秀,2011年,统战招商项目达17个,引进资金30多亿元,并连续4年获得全市统战系统招商引资“金桥奖”。
对内增强本领在于创新。浉河区委统战部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三分之一工作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二分之一”工作法,突出重心,开展招商引资。在具体工作中,对招商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推进机制,重点项目实行处级领导干部联系责任制;在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中,吸纳了经济实力较强、社会上影响较大、商户中威信较高的大客商,增加招商主体,大胆提拔非公企业老板到工商联任职。同时,组织全系统干部熟悉掌握区情、政策环境、乡风人情、特色资源、园区规划、区位交通、优惠政策,根据浉河区的特点和优势,编制招商项目,提高引资跑项的针对性。
针对具体项目,浉河区委统战部在全系统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联系一个亲朋,打一个电话,发一个电子邮件,传一份区情介绍,寄一张邀请函,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信阳茶文化节之机,与外地客商和亲朋多渠道联系,做到“人人手中有客商,个个客商是朋友”,为引进项目奠定情感基础。针对已经引进的项目,坚持经常深入到项目单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仁爱医院遇到医疗纠纷、低压电器厂出现工伤事故时,统战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同时,还帮助企业职工解决在子女入园入学上的后顾之忧。近年来,浉河区委统战部先后引进中铁领袖城、大商新玛特、正商集团等大项目落户浉河区。
对外联强企业在于做实。浉河区委统战部本着“不放弃任何招商机会,不丢失任何一个招商项目”的原则,突破传统的招商方式,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充分利用工商联、台联、侨联的人脉资源,广泛联谊,广交朋友,搞好接待,打好友情牌,做到凡来探亲的“三胞”,必到其亲属家中探望,凡来旅游的游客必当好向导,前来考察的客商必全程陪同,增进与海外华人和“三胞”的感情,赢得他们的信任,成功引来了信阳仁爱医院等港台商户。
结合区情,浉河区委统战部把市外招商与本地企业发展结合起来,鼓励本土企业放手发展。河南万家灯火实业公司利用信阳火车站区域综合开发项目,从武汉第一城建公司引进资金15亿元;温州客商与信电电器公司联姻,投资1500万元成立信电成套电器公司,使本土企业成功地实现了二次创业。针对浉河区拥有众多的行业商会、不同形式的联合会等优势,区委统战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开展以商招商。信阳昊坤印业公司先后成功从广州、驻马店、焦作、北京等地引进资金1亿元,建立亿隆印刷工业园;温州商会介绍温州商人在金牛山十八里村投资5000万元,成立信阳金诺混凝土有限公司;云龙公司董事长陈永强牵头引来广州十余家企业,联合在金牛集聚区投资1.2亿元,建立茶包装工业园等,取得了“一花引来百花开”的好局面。
■感 言
科学发展统领全局,招商引资助推经济。对于地处城市中心区域的浉河区来说,区委统战部围绕“和合统战、经济统战、文化统战”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资源、区位、环境和政策优势,内外兼修,持续求进。通过优质的服务,真诚地帮助企业练内功,为客商营造了优良的环境,真正留住了人、留住了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交天下朋友练外功,才会不断招侨商、招台商、招大商。只有这样积极作为,才能善做善成。
——浉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王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