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曾宪忠 王丽哲)近年来,商城县把发展农机合作社作为破解农村改革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把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统筹规划布局,加大扶持力度,抓好培训示范带动,引领新农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58家,农机总动力达到33.6万千瓦,农业机械保有量3.9万台(套),年均增长率均在20%以上。3年争取农机补贴资金2283万元,带动群众投资1.2亿元。今年,全县耕种插收机械化作业率达到78%,创历史新高。
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合作社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多年来探索出的农机推广、农机培训、农机合作社发展等经验,不断总结、提炼、升华,出台《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努力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部门协同配合、专业机构推进的强大发展合力。今年以来,该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10多家农机合作社召开现场办公会,先后3次召开全县机插机收现场会,2次专项推进会,研究农业机械化推广普及工作。
按照扶持、发展、巩固、提高的方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扶优育强,快速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近年来,该县统筹安排各项资金5500万元对农机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目前已有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6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商城高科合作社已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类农业机械280台(套),资产1.2亿元,入户社员1050户,流转土地8000亩。投资4500万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高智能钢架构温室育秧工厂,可满足100万亩水稻机插大田的秧苗供应,辐射带动全县机械化育插秧面积23万亩。
该县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惠及群众,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群众满意上。2011年,县财政就拿出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农民机收补贴,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购机、用机的热情也普遍高涨,一批大功率、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落户农家。
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基础。该县抓住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争取国投资金254万元,倾力打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手段先进、管理规范的农机服务体系。目前,项目已全面完成,服务大楼已经竣工使用,新增各种设备及检测仪器34台(套)、服务用车4辆,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