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晔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数学探究列入数学标准,旨在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以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结合平时数学教学感悟,我谈几点对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学生自觉探究,教师应有更多的付出。学生自觉探究,教师就轻松自在,无事可做了,不需要再费力气钻研教材备课和研究教法了,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探究情景的创设,比起传统的备课要费时费力的多,探究情境中往往隐藏着要被学生探究发现的一些问题,要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备课。
探究不等于实验操作。认为探究就是实验操作是片面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动手操作,如做一做、试一试等,但它绝不是探究式教学内容的全部。如果得知学生能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或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解决要探究的问题,当然就没必要去做探究实验操作。
实施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几条途径
在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探究。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更要注重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例如对函数概念的教学,如果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给出定义,或只关注函数的表达式、定义域、值域的学习,那是很难理解“函数”概念本质的。应先选取多个具体事例,让学生细细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体会到函数“变”的实质,到最后抽象并概括出函数定义。
在定理和法则的发现中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中,弄清知识背景,从数学家走过的路里寻找探究痕迹,体验探究的真谛。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把三角形纸板的三个角剪下能拼成一个平角,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这个“拼”的实质,从拼法中探究证明的思路,自然的让学生接触到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的问题,并体会到添加辅助线这一抽象数学手段的来历和桥梁作用,同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也就自然得到。
在实际数学问题应用中探究。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如市场销售问题、办厂盈亏问题、股票风险投资、信贷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体育比赛研究等。这些素材可以从报纸杂志、计算机网络中查找。如学习了函数和不等式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探究,更能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增强探究的效果。
总之,探究性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探究性学习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还有很多的疑问和探索的空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作者单位:罗山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