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从9月6日本报开辟“走基层、到社区——记者眼中的居委会主任系列报道”专栏至今,已先后编发采访基层居委会主任稿件共10篇。从《忙并快乐着》到本期《无悔的选择》,虽然都是写的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却牵动着普通老百姓的心。虽然这些小事不起眼,但这些小事,却是连接党和群众的一座“连心桥”。有人说,居委会干部无大事,管的都是鸡毛蒜皮事;有人说,居委会干部不是官,婆婆妈妈的鸡狗都嫌;而老百姓戏说居委会工作是:“包管生老病死、吃喝拉撒。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没错,这个就在我们身边的基层社区管理单位,虽然职权不大,人数不多,却要照顾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那些最为琐碎的事情。他们不是我们的家人,有时却比家人更了解我们。“走基层、到社区——记者眼中的居委会主任系列报道”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记者,将一如既往地关心这些曾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居委会主任,因为,他们“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的工作格言,也总将是衡量记者能否真正深入基层的一把尺子。
□本报记者 赵 锐
“有事您就说”,这是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口头禅。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十分亲切,同时,这句话也道明了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就是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主,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事。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社区工作每天要面对的都是很琐碎很复杂的事,面对的居民都是来自各方面的人员,在社区工作要有一个婆婆嘴、菩萨心。经过近两个月的采访,记者先后跑了4个办事处10个基层居委会,在与这些基层工作者的接触中,我无时无刻不被感动着,感染着。他们的办公条件很差,几位同志挤在一个房间,还要接待众多的来访者;他们的工资很低,扣掉养老、医疗等保障费用,每月领到手的往往只有几百块钱。这点钱跟他们繁忙的工作量极不相称,他们是一群不出名的“演员”。他们不红,但是他们让人感动,因为他们有着最质朴的信仰:热爱这份基层工作。如果没有“热爱”两个字,这份工作又怎么能坚持做那么久呢?
如今,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与社区百姓已有了心贴心的融洽,他们已经成为社区真正一员。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兢兢业业。他们把“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甘当居民的勤务兵,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他们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通过真诚服务使社区大家庭充满亲情,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社区,因为有了成千上万的这样的“奉献者”,我们的社区才能和谐安定,我们的社会才能文明繁荣。因此,在这里,我要说,谢谢你们,居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