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红眼病是一种很闹心的毛病,但笔者在本文说的不是医学上的红眼病,而是指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坏毛病。这种坏毛病,也叫“红眼病”。与医学上的红眼病有相似之处,“红眼病”也是一种流行性“疾病”。

关于这个问题,已故相声演员侯跃文曾经编了一个段子加以讽刺:说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只要一见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比他“混得好”,就心里难受而且着急,并想方设法找人家的茬,直至把人家搞臭、搞倒而后快。最后的结果是别人没被搞臭、搞倒,自己却臭了、倒了。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明知如此,却还有许多人乐此不疲,甚至是只要有人群的地方,“红眼病”就随时随地会爆发。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或者在单位、路上,乃至在亲朋好友之间,皆有“红眼病”出现。谁家出个能人了,谁家的母鸡下蛋多了、公鸡打鸣响了;张三长本事了,李四开上私家车了,王五得到领导赏识了,赵六晋职加薪了;别人的身材苗条了,衣服穿得时尚了,酒喝得脸蛋发红了……总之,哪怕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只要自己比不上,就会立马“生病”、“发烧”,痛不欲生。令人不解的是,明知这种“病”不应该得,为啥还必须得?明知这种“病”不值得流行,为啥还必须流行?

对此,笔者认为“红眼病”的发病与心态有关。一是自己没本事,也讨厌别人有才干。比如别人的文章写得比自己好,工作干得比自己出色,人缘比自己强,就浑身难受、气急败坏。二是自己也有“半瓢水”,就是懒得干。问题是他不干,也不允许别人干。因为你干了,出彩了,“显摆”了,就没我的“权威”了,那我咋办?总之,只要大家什么都不干,那怕是没饭吃,也能相安无事;一旦有人干了,而且干得不错,那就“天下大乱”了。此时,“红眼病”人便迈着八字步、端着小茶杯走将出来,俨然一个领导、老板、长者、专家之类,打着“伸张正义”的招牌,“横挑眉毛竖挑眼”,直至把干事的说得一无是处、一塌糊涂、一败涂地,才算心想事成、心安理得。至于自己是否得到什么“好处”或“坏处”,抑或两败俱伤,那就不管了。

“红眼病”之所以以此为乐、以此为荣,实质上就是自私自利之心在作怪。自己做不了、得不到,也决不允许他人去做、去得。一旦他人做到了、得到了,便心生怨气、心里焦急、妒火攻心。常言道:“气大伤身”,又有“心急伤神”,还有妒火伤人、伤己,甚至伤及社会的和谐。其实,每一个人心里都明白,染上这种劳心费神的“红眼病”,对谁都没有好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心态放平和点,胸怀放坦荡点,过好自己的幸福生活,岂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