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高春
信阳城区,浉河岸边,公园南侧,绿树林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阁式楼房,名曰“申伯楼”。
一到楼前,便见檐下悬挂着一幅黑底金字的横匾,上写“申伯楼”三个大字。那字运笔流畅,如行云流水,仿佛展现着一条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从外面看,楼高三层,里面却有四层楼面。楼呈方形,四面门窗走廊栏杆,朱柱白墙,灰瓦飞檐。一见此楼,便令人感到一丝古代气息。
进了楼门,便见一层大厅里,迎面有尊灰黄色的铜雕申伯立像。那立像身着周代衣冠,仕宦风度,须发飘然,衣带微拂。其表情庄严,若有所思,好像在为治理申国、振兴周室而操心;又若有所得,似乎看到当今太平繁荣的申城而安下心来。铜像背靠一面木质白墙,上刻工整的浅黄金字,简要述说了古申国从立国到兴盛的历史和楚灭申后立申县,南北朝、隋唐设申州的沿革,并介绍了信阳又名申城的来历。大厅的两侧,立两面方形大匾,上书《诗经》“崧高”篇,一面是原文,一面是译文。全诗多为四字一句,少数句五字,64句诗中就有14处写到“申伯”,还有些诗句中,简称为“伯”字。诗的开头说:“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生人间”(译文)。诗的结尾是“申伯德高望又隆,晶端行直温且恭……曲调典雅音节美,赠送申伯记大功”(译文)。大匾的背面,刻有春秋古画,一边是舞蹈音乐,一边是战舰刀兵。那画抽象写意,似像似影,若梦若真,给人以思古的无限空间。
登上21级红漆木楼梯,便到二层楼。这里四壁有十面白色浮雕,雕工精细,笔法简洁,图形优美。浮雕的内容依次为:“受封于申”、“王饯于郿”、“南国赴命”、“申伯勤政”、“歌舞升平”、“整顿武备”、“褒姬受宠”、“申伯发兵”、“平王即位”、“说王东迁”、“迁都洛邑”、“东周肇始”。主要是说申伯精心治理申国,“改进石陶生活用品,发展金属生产,鼓励垦荒”,使之繁荣,受民欢迎;并辅佐平王,迁都洛阳,建立东周,使历史推进到春秋时代。原来申伯是开创春秋纪元的关键人物。其实,今人建楼纪念申伯,并非为了别的,而是因为他安邦定国,发展生产,造福一方,荫及后人;主要是宣传爱民不害人,办好事不做坏事,对得起历史而不受唾骂。人生在世,或务工从商,或官一方,该怎么办,申伯楼给出了答案。
再上17级楼梯,到了三层楼茶厅。这茶厅有9张八仙桌,每桌4把靠椅,上方墙式竹帘下,摆放一架古筝,音响正放“二泉映月”。坐品香茗,静听音乐,那优雅的茶厅、宜人的环境、清心芬芳的绿茶,悠悠扬扬如怨如诉的琴声,令人怡情醉心。
又登30级楼梯,便是四层顶楼。此层茶厅较小,只放两张方桌。雕花桌面上铺着玻璃,深红座椅,浅红坐垫。四面都是满墙大窗,墙角挂有八块匾牌,黑底绿字,字形美丽,上写唐朝诗人灵一的一首诗《青山潭饮茶》:“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暮潺潺。”此诗与此茶厅相配,意境更为优美。凭窗四望,浉园里面的亭池桥廊、竹树花草,尽收眼底;外面一条浉河,碧水滢滢,岸柳依依,远山影影,蓝天白云,又是一番开阔舒畅的景色。想起楼下柱上的一副对联:“申城恰似线装书翻开两页风生,浉园堪称山水画卷起一帘烟景”,登上此楼,更觉这副对联美妙。
走出申伯楼,兴犹未尽。楼内陈设,楼外景色,历历在目;历史教诲,茶厅琴声,余音缭绕不绝于耳;美情佳意,久在心头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