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在一家商场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名30岁左右的女顾客给孩子买了一双鞋,拿回家让孩子试穿不合适,当即返回该商场要求调换,营业员顿时脸色转“阴”,对换鞋的女顾客百般刁难。这名女顾客指着商场门口上方悬挂的“消费者满意单位”牌匾气愤地说:“还消费者满意单位呢,不配!”这名营业员也不示弱:“你再仔细看看,那是8年前的牌匾。”

无独有偶。笔者日前外出用餐,见某饭店门口上方高悬“卫生信得过”牌匾,便欣然入内。谁知店内灰尘、油污遍布,服务人员穿戴不洁,态度冷淡,让人深感“名不副实”。据悉,牌匾悬挂至今10年有余,期间从未见人前来检查这一荣誉是否已是“明日黄花”。

时下,各类荣誉牌匾,如“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文明诚信经营户”、“无假冒商店”、“诚信单位”等在公共场所悬挂,但荣誉只代表拥有者获取荣誉之前的成绩,不是“世袭”爵位。可有些单位和商家,荣誉一朝获得,便以为终身受用,不再发奋,不再自警自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误导消费者。

荣誉成为“铁饭碗”,形成“终身制”,导致部分荣誉“褪色”、“注水”,固然有当事人自身问题,但更深层原因还在于日常监管制度存在欠缺。年终岁末,又值检查评比高峰。笔者建议牌匾授权部门不能只管评发奖牌,还要管好复查监督。要认真清理“过期”荣誉牌匾,让荣誉始终处于组织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之下,发现有与荣誉称号不符的牌匾,应及时除名、摘牌,坚决让其“退役”、“下岗”,以确保荣誉牌匾的“含金量”,真正对广大消费者负责。

读 者:张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