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城县委按照“拓宽领域、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实现了“建立一个支部、促进一个产业、活跃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工作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拓宽领域,实现应建尽建

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整个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环节。随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行传统组织设置模式的封闭性和狭隘性的局限日渐凸显,以改革的精神适时合理地调整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措施。为了适应农村党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延展党建工作触角,县委从加大农村各类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支部组建力度入手,采取“单独式”、“联合式”、“挂靠式”、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努力做到应建尽建。一是要求具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各类新型组织,都建立党组织。二是对暂时没有党员的新型组织及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劳务集体,采取“先搭台、后充实、再规范”的步骤开展工作。三是开展“双培”活动(把一般社员、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真正把年纪轻、有知识、懂经营的人才吸纳进党组织,凝聚发展合力。截至目前,全县新建党组织11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类党组织27个、劳务服务中介类党组织9个、企业经营类党组织20个、外出务工类党组织60个),典型经验做法,多次受到市委、市委组织部门的肯定与表彰。

二、分类指导,科学合理设置

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同频共振,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打破农村“一村一个党支部”的传统设置模式,采取分类指导,灵活多样的方式,科学设置各类农村党组织。一是依托专业协会组织建支部。对于会员多、正式注册、运行比较规范、产业带动能力突出、活动场所固定,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农民专业协会组织,及时建立党支部,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努力做到协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把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商城高科农机农艺合作社成立之初,所属的12名党员涉及到4个乡镇党委、1个县直党总支,涉及到7个党支部,党员管理和组织活动开展极为不便。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后,将其全部纳入了统一管理,方便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二是在外出党员集中地设立党组织。针对外出务工党员组织生活不能正常开展、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实情,县委先后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北京、上海、杭州、苏州、郑州、武汉等地设置多个外出务工经商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跟踪服务和管理,架起了基层党组织与外出务工人员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真正做到了管理不间断,教育不断线,覆盖无“盲区”,实现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永葆先进性。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外出务工经商党组织60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55个),3200余名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纳入了驻外党组织正常管理,也为优秀务工人员回报家乡搭建了平台。三是抓好现有农村党组织内部调整。对农业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的党员进行归类,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分设种植、养殖、加工等类型的党小组,通过支部党员对农民的示范引导、结对帮扶,使种植和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效益不断提升,既优化了服务管理,又方便了党员生产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

三、突出重点,坚持统筹共建

创新工作理念,找准工作定位,抓好工作结合是做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关键。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改变“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做法,将党建工作定位在理顺关系、提供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上;将党建工作重点放在为社员、会员以及广大农民工做好事、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上;把党建工作重心放在为党员提供教育、管理和组织服务上。真正让党组织成为党员的政治核心、力量源泉、活动之家、服务中心。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原则,注重从合作社领头人、协会负责人、企业管理者、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等党员中,推选产生党组织负责人。规范党组织运行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支部工作例会、党群联席会议、党员发展、目标管理等制度,夯实党建工作人才保障和制度基础。三是抓好工作结合。统筹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等联动共建活动,运用组织上带、思想上带、工作上带等形式,搞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同时,整合群团组织资源,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以群团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党的建设,真正形成党群共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

四、注重实效,夯实党建基础

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是农村党建工作的目标。工作中,我们以创新党组织设置为抓手,积极推动农村党建和各类新型组织双向互动,共同发展。一是注重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积极帮助专业协会组织闯市场,联农户,提供政策法律支持和市场信息服务;加强协会及农民合作社引导服务,积极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发展成为联系范围广、组织能力强的经济共同体,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金刚台乡龙泉茶叶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成立后,合作社带领社员实行统一采摘、统一制作、统一标识、统一销售,茶叶品质大幅提升,经济效益翻了一番。二是注重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在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推行村支部成员到各类农村新型组织中交叉任职;建立“一个党员帮一户,一户带十户”的帮带机制,广大党员在政策宣传、致富带头、扶贫帮困、科技推广、村务监督、新事新办等岗位上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注重发挥体制机制作用。坚持把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的必备环节,制定和细化了党组织设置的“六有”标准,即:有党员活动室;有组织标志(组织名称牌子、党旗);有党员登记卡、党员花名册;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有学习资料和相关记录(“三会一课”记录簿、组织活动记录簿)。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

新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打破了传统地域界限和单一的垂直体系,建立以经济关系和社会联系为纽带,以各种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为依托的全覆盖党组织网络体系,实现组织功能提升、党员作用发挥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凝聚了人心,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保障了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健康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