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海波,1997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在市交警支队浉河勤务大队工作。
从事交警工作多年,黄海波认识到要做好这次查缉工作非常不容易,为此,他——
深化积累,努力钻研,“学”字当先强素质。一是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他阅读了大量的车辆被盗抢特征、车辆管理知识等专业书籍,并主动上网查询学习外省市公安机关侦破治安案件的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二是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他在参加省交警总队举办的查缉涉牌涉证培训班时,与全省各地市的同仁进行了认真交流,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号牌、驾驶证、行驶证制作规范和真伪识别技巧以及车辆车架号、发动机号打印甄别技能;同时,为了切实掌握军车号牌及驾驶证、行驶证的制作和真假识别方法,他在配合信阳军分区军备纠察工作时,就军车号牌的规格、字号、驾驶证、行驶证的字样等特征,向军车管理人员请教,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加强学习实践技能学习。
讲求艺术,紧贴实战,“问”字突出重盘查。他通过系统地学习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耐心细致地分析车辆被盗抢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研究违法嫌疑人活动状态,认真摸索查缉被盗抢车辆和抓获嫌疑人的方法,总结了查缉涉牌涉证“两看三查四询问”工作法。“两看”即一看可疑车辆号牌表面着色是否均匀、油漆光色是否反光、字体颜色是否反光;二看行驶证、驾驶证的字体、规格尺寸、年检章等制作规范是否真实,与车辆的发动机号、车架号是否相符,有无改动;“三查”即一查车辆的点火开关,油箱开关,笼头锁及头盔是否更换过;二查发动机号、车架号是否有被打磨、更改的痕迹;三查携带人与车主的身份是否相符。“四问”即在对可疑车辆检查时做到问车辆的上牌地点,问车辆的购置时间,问车内携带人是谁,问车辆载物情况,以问找破绽,以问找突破口,以问找甄别方法。
忠诚敬业,作风优良,“勤”字为准为实战。打击盗抢车辆必须主动出击,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样才能有战果。因此,在日常的交通管理工作中,他总是时刻保持警惕,做到一丝不苟,坚持“三勤”原则,取得了良好业绩。一是坚持勤检查。对发现有绕道、徘徊、回避检查等行为的车辆,坚持逢车必查;二是坚持勤对比。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可疑车辆,坚持仔细对比车辆的发票、合格证,并上网比对车辆的基本信息及人员信息,查询有无被盗抢记录,将通过对比、查询获得的信息,相互印证,并与持证人进行对质,从中发现问题,寻找疑点,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