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看了“旅游,莫舍近求远”一文,笔者生出许多别样的感慨,其中最重要的是:旅游,应注重培育当地品牌效应。
何以此说?有例为证。久负盛名的,如“五岳”之中“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众僧天下里,武功数第一的嵩山;后起之秀的,如创造旅游产业神话的焦作云台山,因拍摄《西游记》而声名鹊起的驻马店嵖岈山,等。前者,属历史积淀加之现代宣传,积聚了旅游资源极强的品牌文化内涵;后者,是将旅游资源作为一个载体,通过某种文化活动或文化资源的系列开发,加以放大,造就了一个吸引世人眼球的旅游文化平台,形成古今融合的旅游文化品牌,比如焦作市的国际风光摄影大赛,以及河南省大手笔策划的黄帝祭祖大典活动。凡此种种,无不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弘扬文化精神为内涵,以培育品牌为突破口,创造了一个个旅游立市的奇迹。
河南是旅游资源大省,信阳是旅游资源大市。我市的绿色、红色、民俗、历史人文等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古今闻名的旅游景点也俯拾皆是,例如,国家级地质公园金刚台、国家级鸟类保护区董寨林场、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首府新县等。然而,昔日何以不能让人们流连忘返?何以不能吸引外地人驻足观看?究其深层原因,就是零乱而缺少整体合力,小气而匮乏文化内涵,贫淡而少有亮点支撑。因此,虽有极具个性化的、乃至全国第一的旅游资源,却因失去文化品牌效应和时代活力,而与扛鼎之作无缘,很遗憾地成为“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小家碧玉”,其结果是孤芳自赏而已。
令人欣喜的是,我市确立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展了富于新意的旅游文化活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实际成效。从高规格、综合性开发鸡公山旅游资源,打造“南有博鳌、北有鸡公山”的国际经济文化论坛,到以“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为品牌龙头,全面整合我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从以南湾湖风景区的生态旅游为切入点,以茶文化产业链为依托,以农家乐民俗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绿色旅游文化产业,到全面治理浉河,开展六城联创,建设浉河“新八景”和新区百花园,形成城市旅游文化产业……外界的眼球逐步看到了信阳,信阳人也越来越注重打造旅游品牌,节假日的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这一切都说明,旅游产业的兴盛,靠的是活动作为载体、文化作为内涵、品牌作为支撑。品牌是什么?品牌是名片、是形象、是效益,是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的战略性导向,是旅游产业效益最大化的可靠性保障。因此,离开了文化品牌,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旅游立市、兴市、强市便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