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 超)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我市紧紧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指导思想,把维护产品质量和食品、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启动了“质量兴市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老百姓比较满意。
据了解,在去年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我市质监部门紧抓“民生”主题,围绕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开展重点领域监管。如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工业标准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严格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加强计量检验等。全年监督检查272家食品生产企业284批次产品,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8个专项整治,实施了建材、地条钢、加油站、床上用品专项打假行动。
采访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陈世勋向记者介绍了今年的工作重点。今年我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工作重点是:一、努力提高我市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二、努力提高我市产品质量、食品、特种设备安全水平;三、努力提高质量监督水平;四、努力提升技术保障水平;五、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质量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今年,我市还将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以农资、建材、食品、家电下乡产品和节能减排产品为监管重点,组织开展7项执法打假集中行动:一是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执法打假,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兄弟利益不受损害;二是继续做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产品质量监督和执法打假工作;三是深入开展建材专项打假;四是重点抓好重点食品执法打假;五是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六是对部分产品的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开展执法检查,七是开展“打击假冒、保护名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