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征 通讯员 余 涛

墙壁会说“文明语言”,市民可赏“墙体文化……眼下,漫步在平桥区平中大街上,你会发现不少市民一边散步,一边驻足于马路旁,品味着路两边的墙壁,有的聚精会神,有的指手画脚,有的哈哈大笑,更有七八岁的孩童一字一句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

记者仔细一瞧,那一块块瓷砖艺术画,有山水风景,有八仙过海,有书法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幅和谐的社会风景。“过去,这条路的两边墙壁上尽是办证、医疗的小广告。”市民张女士说:“去年,区里下决心彻底改造了平中大街,现在这条马路已变成了文化走廊啦!”驱车乡村,只见“独生子女双女户、人到六十有补助”,“不用买书不交费、住校还补生活费”……2000多幅类似这样的“墙体字”或“文明图”遍布在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的主战场上。近年来,平桥区结合“讲正气、树新风”和六城联创等活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村规民约》、《八荣八耻》、《名言警句》等内容,充分利用墙体,以漫画、书法、格言、警句等形式形象地描绘出来,被百姓称作“墙体文化”。村民李道平告诉记者,过去村里环境脏乱差。一些人在村舍的墙上随意乱画,咋看都不舒服。

该区文明办负责同志说:“‘墙体文化’较好地塑造了文明精神,提升了文明素质,树立了文明形象,倡导了文明行为,弘扬了文明新风,营造了文明环境,达到了让市民群众‘出门受熏陶,抬头受教育,做事有标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