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记者不断接到市民的反映,位于我市中心城区新华西路与北京路、申碑路交叉口两处酒店门前的夜间垃圾污染严重,人行道被弄得污秽不堪,还经常堵塞马路的下水道。

27日凌晨一点多钟,记者专程赶到市消防队对面和其西侧的酒店门前现象了解情况。虽说是隆冬季节子夜时分,仍有几家酒店没有打烊,两处共有十多家酒店的马路边只有5个破旧肮脏不堪入目的垃圾桶,全部被拾荒人掀翻,垃圾散落一地,油污脏水四溢,触目惊心、令人作呕。一阵寒风吹来,废旧塑料袋、餐巾纸随风而起,有的甚至“飞”到了路旁的树枝上。

据了解,一般在夜里10点以后,一些拾荒者便到有酒店的马路旁垃圾桶内寻找能卖钱的废品,为了拣拾方便,他们便把垃圾桶推翻,任凭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是造成了街头垃圾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酒店门前的垃圾桶少之又少,而且破损严重,本身就是一个“垃圾”,根本装不了酒店产出的垃圾。酒店的员工干脆就把垃圾直接倒在马路旁,记者现场了解情况时就碰到了这样的情景。

记者点评:垃圾清除管理一直是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中的一个“顽疾”。若要做到及时清扫,全天候保洁,不但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提高垃圾清理的机械化程度,而且要把垃圾治理与六城联创包路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职责挂钩,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督查问效,实施必要的行政、经济处罚,对不作为和不负责任者实行行政问责。否则,垃圾清理管理到位、保障市区环境卫生只能是“纸上谈兵”。

□本报记者 王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