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剑峰 许传刚

在淮滨县的大地上,在一个个村庄之间,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连接着千家万户,也连接着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期盼。近年来,淮滨县大力修建农村公路,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如今,一条条平坦的农村公路成了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农民群众发家的致富路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修了路 有奔头

“过去的村道是一条横跨河沟的土路,根本没有办法骑车,到县城得走两个多小时,每逢大雨天就会断道,出行很不方便;现在土路变成了水泥路,骑摩托车半个小时就到县城了,再也不会担心断道出不去了,蔬菜运不出去了……”说起改造后的农村公路,作为新农村试点的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的村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便利的交通为时令蔬菜上市提供了便捷的绿色通道,促进了蔬菜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如今,蔬菜已成为王湾村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农村公路不仅给王湾村村民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生活习惯,提升着村民的生活品位,农村公路其实也是一条引导村民走向文明的路。在王湾村,一栋栋二层、三层楼房和延伸进村的平坦水泥路,散发着浓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息。村党支部书记王振发高兴地介绍道,随着王湾的农村公路修通,卖粮、卖菜、买化肥再不用肩挑背驮了,上街进城也方便了,兜里有钱了,村里建楼房的人家猛增,家家户户做饭都用沼气!“政府把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咱农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肩负重任 修路为民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公路的“通”与“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3年以前,淮滨县的农村公路很少,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影响着农民生活,交通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淮滨县农村发展的瓶颈,行路难成为经济发展之痛,人民生活之痛。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和有效途径,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为切实实施好这项惠民工程,2004年以来,淮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多措并举、多方筹资,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以每公里1万元的标准拨出专款,举全县之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使全县的农村公路建设事业跨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了“公路通、百业兴”的可喜局面。农村公路的建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群众昂首阔步奔小康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下转第二版)